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54 字 10个月前

時間到了第九天,諸軍依舊混亂不堪,河北募軍還比較容易融合,但京東兩路的三萬廂軍卻是一塊極為難啃的硬骨頭,就仿佛與河東軍有深仇大恨一樣,等級排擠、地域歧視、矛盾激化、群體打架斗毆,各種事件層出不窮,殺一也無法儆百,連種師道也快要崩潰了。

種師道負手在中軍大帳內來回踱步,他終於承認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他還需要時間整合軍隊,時間!可留給他的時間只剩下一天了。

這時,張叔夜走進中軍大帳,靜靜地站在一旁,良久,種師道嘆了口氣,「張都統有什么良策嗎?」

「大帥,並不是每一軍都那么混亂。」張叔夜平靜地說道。

「是啊!右軍和前軍就很穩定,五天前就已經開始cào演軍陣了。」

種師道忽然醒悟,回頭望著張叔夜道:「你是說讓這兩支軍隊先行?」

張叔夜點點頭,「離八月初一只有七天了,無論如何,八月初一我們必須有軍隊行動,讓前軍和右軍先過境,只要他們避免和遼軍作戰,那也沒有違背朝廷的部署,童貫也抓不到大帥的把柄,也能給我們爭取時間整合軍隊。」

種師道沉默良久,雖然這不符合他的領軍風格,但似乎又是唯一可行之策,他也知道朝廷那幫文官不懂軍事,還以為三支軍隊會像三杯水一樣倒在一起就立刻水乳交融,只給他十天時間就讓他北上作戰,以這樣的軍隊狀態北上,他也必敗無疑。

種師道嘆了口氣道:「其實我不應該這樣分配軍隊,而應該把廂軍全部編入後軍和中軍,把三萬河東軍整體分割為前、左、右三軍,是我的失策了。」

「大帥,恐怕這件事有來頭啊!」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種師道回頭望向張叔夜。

張叔夜緩緩道:「屬下在京東路的廂軍中似乎看到了童貫的身影。」

種師道半響冷冷道:「你是說裘兆和?」

張叔夜點了點頭,「他就是童貫安chā在京東路的人,有他在,京東路的廂軍怎么可能聽大帥的指揮?」

種師道重重哼了一聲,「一國之決策,關系社稷之安危,豈能被個人利益左右,既然他童貫給我安下了絆腳石,那就看我種師道怎么啃下這塊硬骨頭。」

「可天子要求八月初一東西兩路軍同時進攻遼國,屬下就怕時間來不及了。」

「無妨,讓右軍和前軍先走一步就是了。」

.........

演兵場上喊殺聲震天,兩支千余人的軍隊正在激烈廝殺,對陣雙方是高寵的第六營和曹猛的第七營,雙方拿著木槍廝殺,數十名騎兵則在中間作裁判,不斷將中槍的士兵驅逐出戰場,他們只有一個時辰,廝殺結束後,以剩余士兵多者獲勝,主將也在廝殺,主將獲勝則贏一百人。

四周站滿了觀戰的士兵,都在為曹猛的第七營加油,實在是高寵率領的第六營太猛,已經連勝六營,曹猛也勝了兩營,這就是他們的決戰。

高寵正和曹猛激戰在一起,高寵的蟠龍金槍時而如梨花繽紛,漫天雪花,時而又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但曹猛的一對大錘如金龍出海,上下翻飛,封住了高寵的所有進攻線路,作為高曹兩大將門世家百年來最傑出子弟,他們倆人也代表了兩大家族武藝的頂峰,在此之前,兩人已經有過四次較量,高寵以三比一占據上風。

演武邊上,李延慶也站在高台上觀戰,旁邊劉錡笑道:「這一戰比較勢均力敵啊!士兵被淘汰人數都差不多,就看兩員主將誰能取勝,統制看好誰?」

李延慶笑道:「我覺得兩人武藝都差不多,高寵槍法凌厲,而曹猛力量超群,各有優勢。」

「高寵必勝!」

楊再興在一旁肅然道:「十個回合之內,勝負將分出來了。」

劉錡愕然,「楊將軍怎么看得出?」

李延慶已經看出來了,笑道:「人雖然不弱,但馬力不行了。」

高寵和曹猛已經戰了三十余個回合,高寵騎一匹白馬,而曹猛則是一匹烏騅黑馬,這匹馬還是他祖父的騎乘,十分雄健,能承受得起曹猛的體重和八十斤大錘,不過這匹馬已經有十幾歲了,過了盛年,激戰了三十幾個回合後,體力便有些吃不消。

這時,雙馬交錯,高寵一記回馬槍,反挑曹猛的頭盔,曹猛大喝一聲,「來得好!」他反手一錘向槍尖打去,不料槍頭驟然消失,曹猛一錘打空,只覺馬後腿猛地一軟。

他暗叫一聲不妙,急挺腰要坐起,但已經坐不起來,胯下戰馬雙腿一軟,一下子翻倒在地上,將曹猛掀下地去,一只大錘也飛出一丈多遠。

『當!當!當!』戰斗結束的鍾聲同時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