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2060 字 10个月前

楊再興和劉錡皆點頭,這樣既可以堵住童貫的嘴,也能防范風險,楊再興立刻起身道:「那卑職現在就出發!」

李延慶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又對楊再興道:「我把斥候營給你,再帶上第一營,你索性就率領這八百騎兵去突襲永清縣,不需要押回戰俘,全部就地處決!」

楊再興想了想道:「那卑職帶這八百騎兵就在外圍活動,不需要劉將軍來接應了。」

李延慶微微笑道:「我正是此意,你帶上信鷹,隨時和我聯系。」

........

霸州城門開啟,楊再興率領八百騎兵沖出縣城,過了浮橋,風馳電掣般向北方永清縣方向奔馳而去,此時亥時剛過,沉沉的夜幕籠罩的大地,距離大宋朝廷規定的出擊時間還有四個時辰,但李延慶打破了這個思維定勢,提前出兵了。

城頭上,劉錡望著遠去的騎兵隊,對李延慶低聲道:「統制覺得高世宣真的去雄州了嗎?」

李延慶輕輕搖頭,「我不敢肯定,但我個人認為,童貫絕不可能讓東路軍順利北上,他在明面上節制不了東路軍,但一定會在暗中使絆子。」

「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劉錡不由滿臉怒sè。

李延慶淡淡一笑,「因為天子改變了神宗遺旨,先奪下燕京者,主將可封王,童貫對這個王爵已經謀了十年,一直認為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包括他積極倡導北伐,也是源於這個私心,他怎么可能容忍種帥在最後關頭把王爵奪走?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拖住種帥北伐的進程。」

劉錡這才醒悟,不由憂心忡忡道:「如果高世宣真被童貫收買,那我們該怎么辦?」

李延慶拍拍劉錡的肩頭,「郭葯師想斷我們後路,那么我們就擺上一桌盛宴來迎接他,去安排城防吧!估計天亮後會有一場惡戰。」

「卑職遵令!」

劉錡行一禮,便匆匆去了,李延慶注視著黑沉沉的夜,其實他也想通了一個道理,歷史上促使郭葯師投降宋朝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劉延慶率領的十萬大軍,沒有十萬宋軍的壓迫,郭葯師恐怕絕不會輕易走出投降這一步。

.......

在黑沉沉的夜sè中,一支約六千人的遼軍步騎兵正沿著劉李河疾速南下,劉李河位於永清縣的西面約三十里,一直向南流入拒馬河中,這條河流兩邊是山巒,只有中間一條約三里寬的河谷,十分隱蔽,是一條南下偷襲的捷徑。

這六千軍隊由五千漢人步兵和一千契丹騎兵組成,正是上將軍郭葯師率領的常勝軍,郭葯師當然早就知道宋軍北上,他今天才讓永清縣點燃大軍來襲的狼煙,就是為了給霸州的宋軍造成一個錯覺,他們沒有任何准備,使宋軍毫無忌憚地北上,至於永清縣的五百守軍確實是他布下的一個誘餌,他知道宋軍經歷了上次的慘敗後,太渴望贏得一次勝仗了。

郭葯師年約五十歲,體格魁梧雄壯,聲音如雷,他長一張方臉,皮膚黝黑,一張儼如橘子皮粗糙上臉上布滿了從軍三十年的滄桑,他雖然外表粗獷,但實際上他卻異常jīng明,極擅長審時度勢,一步步高升,成為遼軍中極為罕見的漢人高層將領,他由於支持耶律淳即位,被耶律淳封為上將軍,掌控八千常勝軍。

耶律淳駕崩後,北遼內部發生了內訌,主要是耶律大石和蕭干有了矛盾,耶律大石主張放棄析津城,保存實力去夾山與前遼帝耶律延禧匯合,而蕭干卻支持皇妃蕭普賢女攝政.

最後蕭干贏得了權力斗爭的勝利,蕭普賢女剝奪了耶律大石的軍權,並貶黜他去守居庸關。

郭葯師投靠了蕭干,蕭干隨即令他率本部八千軍鎮守涿州和易州,但郭葯師也知道遼國大勢已去,他需要考慮自己的退路了,是南下降宋,還是北投金國?他遲遲沒有拿定主意.

但有一點郭葯師心里明白,不管投金也好,降宋也好,他必須拿出一份漂亮的戰績,讓宋金兩國知道他的份量。

此時已是一更時分,郭葯師率六千jīng銳即將抵達拒馬河,他們從范陽出發,已行軍百余里,郭葯師見軍隊疲憊,便令大軍就地休息。

這時,監軍蕭余慶騎馬至近前道:「前面十里外便是雄州,那邊也有數萬宋軍,若我們東去霸州,豈不是把涿州腹地讓給了雄州宋軍?」

郭葯師眯眼笑道:「監軍有所不知,雄州那邊是童貫的軍隊,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逾拒馬河一步,他一定會等種師道的軍隊先行北上,然後才會小心翼翼邁出一步,不足為慮,關鍵是要先殲滅種師道的前鋒。」

蕭余慶遲疑又道:「可明天就是八月初一,是宋朝皇帝規定的出兵之日,童貫敢抗旨不遵?」

「老夫早已看透童貫此人,嚴於律人,寬於待已,若種師道八月初一不出兵,他一定會上書彈劾,可他自己卻會找到一千個理由,明天絕不會北踏遼境一步。」

「好吧!既然你一定要自作主張,那我有言在先,若你兵敗,就別怪我以軍法從事了!」說完,蕭余慶打馬遠去了。

郭葯師向他背影狠狠啐了一口,「王八蛋!」

由於太尉李處溫父子暗通敵國被處死,北遼朝廷上下一致認為漢人不可靠,蕭干已決定奪郭葯師的軍權,派心腹蕭余慶來當監軍就是為了奪權.

郭葯師已經意識到自己處境日漸不妙,加上降金不太現實,他便決定投奔大宋,只是他還想再撈一點投靠大宋的資本。

這時,郭葯師的心腹大將趙鶴壽低聲道:「既然大帥已降宋之意,如果真的擊潰了東路宋軍,豈不是自絕了投宋之路?」

郭葯師冷哼一聲,「趙佶幾時把三軍將士的性命放在心上過?我擊敗了種師道的前鋒,只會讓他更加畏懼我,高看我,然後我再投降童貫,童貫豈能不感激我,歡迎我?」

「大帥高見!」

郭葯師捋須得意一笑,「宋朝皇帝把宋軍出兵的時間都告訴了我,等我明天奪下霸州城,李延慶就會知道永清縣里沒有糧食吃是什么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