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95 字 10个月前

城門緩緩開啟,一隊隊遼軍士兵從城中走出,他們放下兵器,脫去盔甲向另一邊走去,李延慶急令劉錡率一千軍隊安置投降的士兵。

這時,劉舜臣也騎馬出來,他翻身下馬,上前單膝跪下行禮,「末將劉舜臣奉郭帥之令,特向李統制獻城投降!」

李延慶連忙下馬扶起他,安撫他道:「將軍深明大義,能在關鍵時刻選擇正確道路,其勇氣令人敬佩,請將軍放心,李延慶一定會嚴束軍紀,絕不讓一個士兵擾民!」

「能由李統制來接收范陽,是范陽百姓之幸也,請李統制進城!」

李延慶點點頭,隨即令大軍進駐范陽縣,並向全軍下達了軍令,不准任何人擾民,違令者嚴懲不貸!

.........

童貫是在郭葯師投降李延慶的當天下午得到了霸州傳來的消息,這個消息對童貫極其震撼,他整整一炷香的時間都沒有說一句話,直到第二封快信從霸州傳來,他才終於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一種qiáng烈的悔恨之感隨即充滿了童貫的內心,如果他能早一點出兵,那郭葯師投降就不是李延慶,而是投降自己了,這個大功勞幾時才能lún到種師道?

童貫又看了一遍下午送來的第二封快信,信上說李延慶上午已經將郭葯師護送南下,現在就算自己長翅膀也無法將郭葯師從李延慶手中搶回來,看來這個功勞注定與自己無緣了。

童貫在大帳內沉思良久,既然郭葯師已經降宋,那遼國邊境數州一定兵力空虛,正是自己率軍占領的大好良機,雖然失去了受降郭葯師的戰果,但童貫絕不可能再失去後面的機會。

童貫當即下令道:「傳我軍令,令辛興宗率八萬大軍火速進攻易州,令高世宣率兩萬軍北上涿州,奪取范陽縣!」

八月初一的下午,童貫在得知郭葯師投降宋朝的消息後,立刻兵分兩路殺進了遼境,辛興宗率八萬大軍直撲易縣,而雄州的高世宣架浮橋渡過白溝,率兩萬軍殺進了涿州。

入夜,高世宣的軍隊搶先攻下了沒有兵力防守的新城縣,他留一千人守城,又繼續率大軍北上,撲向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范陽縣。

.........

童貫大軍北上的效率極高,第二天中午,八萬大軍抵達了易縣,易縣由蕭余慶率領的三千遼軍鎮守,八萬大軍隨即包圍了易縣,開始大舉攻城。

高世宣率領兩萬軍隊連夜行軍,他們是在次日清晨抵達范陽縣,但他還是晚了一步,范陽縣已經chā上了宋軍的大旗,高世宣又氣又惱,催馬奔至城下大喊:「城內主將是何人?」

李延慶走上城頭,他探頭望著高世宣故作驚訝道:「高將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為何霸州沒有高將軍的消息?」

高世宣心中一沉,原來城中主將竟然是李延慶,他暗叫不妙,恐怕自己沒有機會了。

他只得硬著頭皮道:「我因為糧草不足,不得不改道北上雄州,我是昨天下午從雄州出發北上,沒想到李將軍還是搶先了一步,不如李將軍繼續北上,我來鎮守范陽,李將軍意下如何?」

李延慶冷笑一聲對他道:「看來高統制忘記了臨行前種帥的計劃,先奪取范陽縣,不可再輕舉妄動,或者高統制又聽了童太尉的命令,可惜在下只聽種帥的命令。」

高世宣有點沉不住氣了,他舉起童貫的軍令厲聲喝道:「確實是童太尉的軍令,童太尉令你立刻撤出范陽縣,李延慶,樞密使的軍令你膽敢不聽!」

「呸!」

李延慶狠狠啐了一口,大罵道:「高世宣,你縱兵搶掠河間府,已觸犯軍紀,他又繼續違抗種帥軍令,擅自北上雄州,險些貽誤戰機,兩罪皆是軍中死罪,高世宣,你死定了!」

高世宣大怒,「李延慶,我最後警告你,你若再不讓城,我可要命令大軍攻城了!」

李延慶喝道:「我給開城!」

城門緩緩開啟,露出了空盪盪的城門洞,李延慶取過銅胎弓,抽出一支鐵箭,他張弓搭箭,對准了高世宣,李延慶冷冷道:「有本事你就來進城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