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17 字 10个月前

高俅連忙將報告交給了趙佶,趙佶接過報告便翻看起來,看到最後,他忍不住一拍桌子贊道:「處理得好!」

他又對高俅笑眯眯道:「朕昨天得到消息,西夏派使者和我們談判,想簽訂一份宋夏邊境靖安協議,同時答應取消歲幣,朕還一直納悶,西夏怎么突然對大宋示好了,現在朕明白了,是黑黨項的bào亂被平息了,西夏無法牽制宋軍,只好在歲幣上讓步了。」

「這是前敵將士為陛下分憂啊!」

「也是你們樞密院指揮有方嘛!」

趙佶心情大好,又仔細看了一遍報告笑道:「李延慶居然還在為林德求情?」

「陛下,其實黑黨項bào亂也不全是林知州的責任,一百多年來黑黨項從未動過刀兵,作為知州沒有這個心理准備也是情理之中,但bào亂發生後,林德能夠及時將數十萬慶州逃民收進安化縣,並能頂住黑黨項一個多月的攻城,他應該還是比較盡職的父母官,至於兩萬軍隊潰敗,那個和州衙無關,是指揮使的問題,微臣和林德沒有什么交情,只是就事論事。」

趙佶點點頭,「你說得有幾分道理,李延慶也在報告中說,他積極參加談判,對最終促成黑黨項的徹底認輸有功勞,也罷,這次就不追究他了,只希望他能好好收拾慶州殘局,吸取教訓。」

「陛下寬宏大量,是臣子的福氣啊!」

「你少在這里奉承,朕可不是沒有底線的人!」

雖然這樣說,趙佶臉上還是笑開了花,他沉吟一下又問道:「太尉覺得李延慶如何?」

「陛下,微臣說句心里話,此人是大宋的棟梁之才,無論文武都很厲害,尤其在攻克燕山府以及前幾年擊敗西夏上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可堪大用。」

「可王相國卻認為他野心勃勃,不可重用,朕有點糊塗了。」

高俅心中冷笑一聲,又道:「王相國這樣說可以理解,李延慶是范黨案十三成員之一嘛!王相國怎么可能說好話,再說王相國對李延慶也有一點個人情緒。」

「哦?」趙佶好奇地問道:「他們有什么個人恩怨?」

「也談不上恩怨,微臣聽說王相國的兄長也要做胭脂生意,一個月內在天下各地開了五十家玉錦樓,結果競爭不過寶妍齋,店鋪倒掉了,王相國兄長虧了十幾萬貫錢,所以......」

趙佶點點頭,「朕明白了,一個月內居然開五十家店鋪,這分明是被噎死的,不過寶妍齋的東西確實好,朕這段時間用寶妍齋的發***發洗得非常舒服,頭上的皮屑也沒有了,不得不承認人家東西就是好。」

「那這份報告樞密院該怎么批復,請陛下指示!」

趙佶想了想道:「等一等吧!等知政堂的報告上來後,讓相國好好商議一下,太尉也可以參與商議,發表一下樞密院的意見嘛!」

高俅心中『怦!』的一跳,參加知政堂議事,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是暗示自己......

趙佶迅速看了他一眼,擺擺手道:「去吧!這份報告朕再好好看一看。」

「微臣告退!」

高俅退下去了,趙佶望著他的背影走遠,心中也在想著知政堂之事,他之所以決定恢復兩正四副的相國格局,很多程度上是為分相國的權,也想把自己的心腹安chā進去,他原本是打算把童貫作為樞密使出任相位,但偏偏童貫北伐的兩次慘敗使他在朝中聲名狼藉,再讓他當相國就是對自己名聲的損害了,盡管童貫還忠心耿耿,但趙佶在考慮了幾個月後,還是決定把童貫作為棄子,至於楊麟事件,不過是童貫被拋棄的導火索而已。

童貫被冷藏,那么誰來接替童貫進入知政堂,趙佶著實費了一番考量,他原本是考慮譚稹,但譚稹過於yīn柔,遠不如童貫的剛硬,趙佶的目光便轉到了高俅身上,高俅也算是自己的心腹,同樣掌握軍權,又出任權樞密院事,他接替童貫的知樞密院事後,進入知政堂出任副相也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