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斗(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60 字 10个月前

「什么怎么辦?本來想給官家報個喜,卻被樞密院搶先了,這份報告我懶得送了,張相公,就煩請你跑一趟吧!」

張邦昌有點為難,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左右相都不去,卻讓自己去匯報,官家還以自己不懂規矩。

「這...要不在後天的朝會上提一提此事?」

王黼其實只是心中憋了一口悶氣,他當然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拖到朝會,他便起身道:「算了,還是我自己去吧!」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從外面跑來,「王相公,官家召你和蔡相公立刻去御書房!」

.........

當蔡京和王黼來到御書房,趙佶還在翻閱李延慶寫來的報告,只見太子垂手站在一旁,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蔡京心里有數,今年以來官家很少來御書房,除非是有重大事情,顯然官家對平定黑黨項之亂十分看重,而且太子也被召來,這里面的含義就不言而喻了。

「老臣參見陛下!」

「微臣參見陛下!」

兩人同時躬身行禮,趙佶笑呵呵道:「兩位相公來了,賜坐!」

有宦官搬來兩張軟椅,卻沒有太子的份,當然,太子站著也沒有什么不妥,只是兩位相國坐著就有點不安了。

但蔡京還是老辣得多,他雖然是站著外面,但他卻搶先走動,坐在里面的椅子上,外面靠太子的這張椅子只能委屈王黼來坐了。

王黼稍微猶豫一下,卻被蔡京搶了先,無奈他也只得坐下,但剛坐下,他便感覺到了太子站在自己身邊的壓力,王黼心中不由大罵蔡京老jiān巨猾。

趙佶卻不在於他們座位的微妙區別,他揚了揚手中的報告,「這是樞密院一早送來的急報,知政堂應該也有一份吧!」

王黼連忙把手中的報告呈上,「知政堂已經審議結束,我們也正准備呈送陛下!」

趙佶淡淡道:「看來政政堂並不太在意此事,現在才送給朕。」

王黼看了一眼蔡京,見他半眯著眼睛一言不發,心中不由大恨,他只得低聲道:「本來是准備上午審議後就給陛下送來,但正好蔡相上午感恙,所以就遲了半天。」

蔡京卻淡淡一笑,輕飄飄說一句,「王相國,審議和及時報告軍情是兩碼事,說實話,審議就算推到後天也沒有關系,但向陛下報告軍情卻應該是第一時間,說到底還是王相公不太重視這件事,與老夫感恙何干?」

「蔡相公,話不能這么說,年初定規矩時.......」

王黼還想再爭辯,趙佶卻不給他機會,趙佶有些不耐煩地擺擺手,「不要再爭論這件事了,說說報告吧!」

王黼只得將滿腔恨意憋回xiōng中,半晌道:「這份報告我們也仔細研究了,總是結局很不錯,能夠以談判方式解決問題,這一點符合朝廷『以德服人,以和息亂』的一貫立場,只是李同知有些處理方法,微臣個人覺得值得商榷。」

「看來知政堂並沒有達成統一?」

「是有點分歧,但考慮這是重要軍情,所以我們覺得先過堂,把分歧放到一邊。」

「那就說說吧!李同知有哪些地方處理不妥當?」趙佶把報告放到一邊,不露聲sè問道。

「微臣主要覺得有三點不妥!」

王黼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蔡京,見他依舊半眯著眼,王黼便斟酌一下繼續道:「第一,是殺戮太狠,黑黨項本來就是小族,但他卻屠殺了一萬多名青壯,太凶殘了,雖然黑黨項也殺了不少漢人,但既然對方已經投降,那就應該寬恕,以仁義服人,我覺得李延慶的做法很不妥,甚至應該嚴厲痛斥!」

旁邊趙桓剛要開口,卻發現蔡京眼睛半眯的眼睛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冷意,他立刻將到口的話吞了下去。

「然後呢?」趙佶又淡淡問道。

「第二個不妥就是對黑黨項壓榨太狠,他的贖買加賠償幾乎將黑黨項的百年老底掏走一大半,更重要是他事先沒有向朝廷匯報,就擅自和黑黨項談判,微臣覺得這是無視朝廷的舉動,朝廷不能這樣被動接受,必須有所表態。」

「那第三點又是什么?」趙佶還是不露聲sè地問道。

「第三點就是在慶州知州林德的處理上,微臣感覺李同知完全是在包庇林德,黑黨項造反作亂,林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李同知卻在報告中很明顯地替林德開脫,微臣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王黼前兩點還讓趙桓的心揪了起來,他也覺得李延慶做得有點過分,但王黼的第三點一出,趙桓立刻放心了,王黼的第三點很明顯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他是在針對旁邊蔡京呢!

既然你一心想給李延慶找麻煩,那就不應該再節外生枝,憑添勁敵,把蔡京推到李延慶那邊去,這是極為不智的舉動,以王黼的地位和官場經驗,趙桓也相信王黼絕不會犯這種愚蠢的錯誤,偏偏王黼還是走出了這一步,那就不是愚蠢的問題,而是他已經被私心蒙蔽了。

蔡京的臉sè果然黑了下來,趙佶看了一眼蔡京,笑道:「蔡相公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