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555 字 10个月前

「原來如此,現在京城也是一樣,一部分京城百姓遷去南方,但又有大量河北民眾逃來京城,使京城人口反而比從前增多了,聽說治安所有下降,你這個開封尹也是個苦差事啊!」

「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趙佶點點頭,「回頭你去見一見太子,他現在是監國,以後你們會常打交道,他搞了一個戰時軍議堂,很多軍政要務都繞過了知政堂,說實話朕不是很贊成,王相公就說過,君臣一心,其利斷金,他這樣搞朝廷對立,很不利於百官團結,更不利於備戰抗金,李愛卿有機會勸勸他,他是儲君,更要有朝廷大局觀嘛!」

李延慶心中苦笑,趙佶這是在借自己的口敲打太子呢!也是在警告自己不要加入軍議堂。

「微臣遵旨!」

高俅在一旁聽得清楚,官家召見李延慶對外似乎是在褒獎他保衛太原有功,但實際上卻是在警告李延慶,不要和太子走得太近,這才是官家召見李延慶的真正目的。

.........

從延福宮出來,已經是下午時分,高俅笑道:「不如晚上一起喝杯酒吧!」

李延慶歉然道:「不瞞太尉,今晚我恐怕要去看看曹老爺子,他身體不太好,若不去關心一下,我怕他會生氣。」

高俅打個哈哈,「倒也是,晚輩禮不可廢,這樣,明天中午我請你去朱骷髏茶館喝茶,應該沒有問題吧!」

「當然沒有問題,不過說好這次我請客!」

高俅哈哈一笑,「好!那我們就一言為定,明天上午我派人來通知你。」

兩人在知政閣前分了手,李延慶又匆匆趕去東宮,他心里清楚,官家召見自己之事恐怕太子已經知道了。

李延慶對太子趙桓其實並不感冒,歷史上趙恆就是一個悲劇人物,登基一年就被金人俘虜,最終死在遙遠的北方,但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趙桓在登基後雖然一度qiáng勢坐穩了皇位,但很快就卸磨殺驢,貶黜了抗金派的李綱、宗澤,開始重用李邦彥、白時中等投降派,一意屈辱退讓,甚至荒誕到撤退守城將士,令妖人做法請天兵天將來破敵,最終使汴京被金人輕易攻破。

說到底,趙桓骨子里的軟弱無能甚至超過了其父,其實,李延慶也並不是很在意後世歷史對他的評價,畢竟在異族的qiáng勢之下,歷朝歷代的qiáng硬皇帝也並沒有幾人,軟弱妥協是主流。

但李延慶卻很不喜歡趙桓性格上的缺陷,那就是寡恩刻薄,用人以利,待人不誠,鄭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人就是勾踐第二,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

李延慶來到東宮,很快,一名侍衛將他領進了勤政殿,此時東宮的勤政殿已經是第二個知政堂,趙桓的戰時軍議堂就設在這里,大臣進進出出,已完全沒有了從前的冷清,充滿了生機。

「李府尹!」

李延慶忽然聽到後面有人叫自己,他一回頭,卻是李綱從後面快步走來。

李延慶停住了腳步,抱拳笑道:「李侍郎,好久不見了!」

現在李綱已出任兵部侍郎,同時也是戰時軍議堂左知政,這只是一個臨時職務,和宰相知政事不是一回事,不過他確實已是趙桓的東宮相國,趙桓對他極為信任。

李綱就一直盼著李延慶進京,此時見到李延慶,他異常歡喜,拍拍李延慶的胳膊笑道:「聽說你上午被數萬百姓夾道歡迎入城。」

「一樁小事而已,讓李侍郎見笑了。」

「小事?」

李綱搖搖頭道:「已經轟動了朝野,李府尹居然說是小事,大宋立國百余年,有幾個人能得到這樣的殊榮?京城百姓可是對你抱了極大的期望啊!」

李延慶苦笑一聲,「期望大,壓力也大,李侍郎,我這肩頭沉甸甸的,已經快走不動路了。」

李綱啞然失笑,「李府尹這不是走來東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