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25 字 10个月前

「也祝衙內一路順風!」

高衙內起身行一禮,便匆匆去了。

李延慶則負手站在窗前,望著窗外久久不語,如果是曹老爺子給他的忠告,他會銘記於心,但高俅卻給他這樣的忠告,明顯有點交淺言深的意味。

當然,李延慶不排除這是趙佶的授意,挑撥趙桓對他不信任,但李延慶心如明鏡,如果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寄托在某個帝王身上,那他就是第二個種師道,甚至比種師道更慘,只有牢牢握住屬於自己的東西,他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的方向。

.........

備戰依舊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戰爭的yīn雲已經悄然來臨,十二月十七,十五萬金國大軍抵達黃河北岸,十二月十八,金國鐵騎攻破任丘縣,滿城塗炭,金兵縱火燒城,熊熊烈火燃燒了一夜,整個天空都映紅了。

十二月二十日,休整了一天金兵主力終於抵達了已經夷為平地的北軍營,重新在北軍營的基礎上修築大營,大營距離京城約十余里,但在東西方向卻延伸去了二十余里,從城頭遠遠望去,儼如一條白sè長龍橫卧在原野上。

金國大軍殺至使東京城內一片混亂,盡管城內的權貴官宦以及大賈巨富幾乎跑光了,很多稍微富裕的中層人家也紛紛南遷,幾個月的遷徙使大量人口南遷,但京城內目前依然有近八十萬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糧草肉食以及瓜果蔬菜,這些基本生活物資大都從外面運來,養活了數萬從業人員。

但金兵殺至使京城的各種物流迅速停頓,物價飛漲,到處是搶購物資的人群,大米的價格已漲到斗米五百文,官府也無法制止,只能用賑濟的辦法來救助貧民,很多買不起糧食的貧寒人家不得依靠官府賑粥度日,好在官府房租已全部減免,很多南遷的商賈大戶人家也被用來安置逃難和城外民眾,不至於在寒冷的天氣里流落街頭。

但稀粥畢竟吃不飽,想讓家人吃飽飯,要么花大價錢去買米,要么就是去應募當民夫,每個民夫每天可以掙三百文錢,家人可以住官府提供的免費房子,這就等於每天能買半斗米,還有點余錢買蔬菜,基本上能吃飽飯了。

正因為條件優惠,京城百姓參加民夫極為踴躍,數天內便招募八萬人,他們和三萬廂軍一起,構成了京城守軍qiáng大的後勤支援隊伍。

目前負責守衛京城有十萬大軍,包括三萬京兆軍、三萬新北軍和三萬廂軍,另外還有一萬殿前禁軍,但廂軍的作戰能力較弱,他們負責cào縱巨型投石機。

除了十萬正規軍外,還有一支特殊的軍隊,那就是一千女兵,她們負責搶救傷員,女兵的貢獻早已在太原之戰中被認可,正是因為她們的存在,使傷兵死亡率整整下降了八成,她們用大家看得見的巨大貢獻贏得了軍隊將士的普遍信任。

京城火葯局的特殊工坊位於城池西北,這里原是一片空曠的菜地,還有一座廢棄的城隍廟,目前城隍廟已被改建為火器局制造震天雷和鐵火雷的特殊火器坊,這里十分空曠,即使震天雷爆炸,也影響不到周圍的居民。

傍晚時分,數千羽林軍護衛著天子趙桓來到城隍廟的火器局工坊,目前火器局不屬於軍器監管轄,而是由軍政堂直轄,具體是由後勤總管宗澤負責,李延慶也陪同趙桓訪問火器坊。

由於天子到來,火器坊已暫時停止了工作,數百名工匠紛紛站在一旁,趙桓在數十名大臣簇擁下走進了大堂,原軍器監少監何昉連忙上前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宗澤笑著介紹道:「何少監原本就是在軍器監內負責火器制造,現在tiáo來全權負責火器局。」

趙桓點點頭問道:「已經制造了多少震天雷?」

「回稟陛下,在今天中午為止,已經造出了三千四百只震天雷,還有六千只鐵火雷。」

趙桓大喜,「何少監辛苦了,這次若能擊敗金兵,朕一定會給何少監記大功!」

「多謝陛下贊譽!」

趙桓又看了看周圍,笑問道:「所有制造火器的工匠都在這里嗎?」

宗澤搖搖頭,「這只是一部分,還有制造火葯的工匠和打造外殼的鐵匠都不在這里,一共有一千二百人負責制造火器。」

「火器可是我們致勝的法寶,太原守城戰之所以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震天雷發揮威力,希望這次也不例外。」

趙桓興致很高,回頭笑問李延慶道:「李都統,朕說得沒錯吧!」

李延慶微微一笑,「陛下說得一點沒錯,如果三軍的士氣能tiáo動起來,相信這場守城戰還會更jīng彩。」

趙桓哈哈大笑,「李都統是想讓朕去城頭走一圈,對吧!」

「如果陛下肯視察三軍,那是兄弟們的榮幸!」

「好!朕這就上城去慰問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