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26 字 10个月前

「那個只是官家的發泄,原因不在那里,而是.....戰爭。」

李延慶頓時明白了,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給京城軍民帶來巨大壓力,連天子趙桓也承受不住了,他沉吟一下問道:「他召見我,就為這事嗎?」

李綱點點頭,「估計和這事有關。」

正說著,宦官張保廉快步從後殿走出,對他們道:「李都統,李相公,官家召見,兩位請進吧!」

李延慶和李綱走進了御書房,只見趙桓負手站在窗前,看得出他心情十分沉重,說起來這個新皇帝比他父皇勤勉得多,每天早早來到了御書房,很晚才離去,且不說現在有沒有什么大事讓他決策,但這種態度還是不錯的。

在御書房內還有一人,正是相國吳敏,只是他比較沉默,象雕像一樣站住一旁,一言不發,也沒有和進來的兩人打招呼,李延慶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李延慶忽然有一種直覺,今天趙桓召見自己,一定有大事。

「微臣參見陛下!」

兩人行一禮,半晌,趙桓才緩緩道:「李都統辛苦了。」

李延慶一怔,這話感覺似乎不太對勁,他還是恭恭敬敬道:「這是微臣應盡之責。」

趙桓轉過身,深深看了一眼李延慶,這才嘆口氣道:「太原已經失陷了!」

「什么!」

李延慶和李綱同時大吃一驚,李綱急道:「陛下,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就是今天上午!」

趙桓取出一卷鴿信遞給李綱,「朕在太原有一個聯絡人,這就是他發的鴿信。」

李綱顫抖著手接過鴿信細看,旁邊李延慶心里卻十分不舒服,什么聯絡人,分明就是趙桓派去的暗中監視人,說不定自己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人。

盡管李延慶心里不舒服,但他現在也同樣很關心太原的情況,太原陷落,那他的諸多手下如何了,韓世忠有沒有事情?

李綱把鴿信給了李延慶,李延慶連忙展開鴿信,信中說同知王鼎在城破時陣亡,韓世忠率數千殘軍退出太原向南撤離。

看到這,李延慶稍稍松口氣,其實也知道,抗金名將怎么可能早早陣亡,只是他關心則亂,畢竟他改變了歷史,也改變諸多人物的人生軌跡,韓世忠就是其中之一。

這時,趙桓猶豫一下,低聲道:「金兵攻打京城已有一個月,始終拿不下京城,李都統覺得宋金雙方有沒有議和的可能?」

『議和?』

李延慶愣住了,就像被人迎頭重重敲了一記悶棍,趙桓昔日做太子時,無論對遼還是對金,都是最堅定的主戰派,登基還不到兩個月,就想和金國議和了。

李延慶心中就像吞了一只蟑螂般難受,半晌,他qiáng忍著對趙桓的反感,緩緩道:「陛下,雖然金兵攻打京城不利,但他們已經攻下太原府,士氣應該大漲,微臣覺得他們妥協的可能性不大。」

趙桓的臉上頓時有些不高興,半晌冷冷道:「真的這么肯定?」

李延慶也感覺到了趙桓語氣中不滿,但這種議和之事,他不想讓步,除非金兵自己提出來議和還差不多,怎么能讓大宋主動議和,何況還是自己已經守住京城的前提之下。

李延慶果斷地說道:「微臣認為,現在還遠未到議和之時。」

這時,一直沉默的吳敏終於開口道:「李都統,陛下是擔心金兵攻陷太原後,會繼續南下攻占整個河東路,再向西進攻陝西路,如果太行以西全部失陷,那我們就是大宋的罪人了。」

李延慶沉默片刻道:「京兆府還有三萬jīng兵鎮守,又有種帥坐鎮,微臣相信金兵攻不破潼關和蒲津關,至於河東路,微臣倒覺得完顏宗翰現在會率軍進河北,無暇顧及太原府以南地區。」

「為什么?」趙恆目光銳利地注視著李延慶,「你給朕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