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85 字 10个月前

「你還別說,今天知政堂就為這件事激辯了一個上午,白、吳、李三相都贊成裁撤防御使軍衙,但何犟頭和孫傅卻堅決反對,知政堂沒有能達成一致。」

何犟頭便是大學士何栗,他替代李綱出任門下侍郎,進知政堂為相,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抗金派,以脾氣倔qiáng而出名。

按照知政堂議事規則,裁撤東京防御使這種重大軍國決定,必須要一致通過才能實施,至少沒有反對意見,既然何栗和孫傅反對,裁撤方案就通不過了,除非天子否決知政堂決議,用皇權來qiáng行下旨裁撤,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宋朝的歷代皇帝都不敢輕易使用這種激烈的手段,否則會站到文官集團的對立面,政治代價太大,更何況是剛剛登基的新帝。

所以李延慶並不擔心防御使軍衙被裁撤,這件事對李延慶極為重要,一旦防御使軍衙被被裁撤,按照宋朝的例制,他手下的三萬京兆軍就要回歸禁軍,他的軍權也就被剝奪了。

這還真不是何栗、孫傅在幫他,而是金兵在河北虎視眈眈,任何一個稍有頭腦的人都不會自斷手足,白時中、吳敏和李邦彥是想獻媚天子,借這次裁撤機會將李延慶軍權剝奪,然後再視形勢變化重新任命防御使就是了,影響也並不大。

李延慶喝了口熱茶,沉吟一下道:「張相國那邊有消息嗎?」

張相國就是張邦昌,他在三天前已經奉命出使大名府和金國談判金兵從河北、河東的撤軍問題,張邦昌是主使、副使是耿南仲和馬政,這也是之前金國答應之事,金國北撤後會盡快啟動第二lún談判。

高深搖搖頭,「暫時沒有消息,不過聽說完顏斜也不在大名府,而是由完顏宗望主持談判,我估計不會那么快結束。」

李延慶暗暗思忖,完顏斜也必然是回燕山府面見金國狼主去了,攻打宋都失利,於公於私完顏斜也都要給金國狼主一個交代,可一旦完顏斜也從燕山府返回,那就是金國第二次宋國攻勢的開始,對金國的戰略走勢,李延慶明若觀火。

李延慶點點頭,這些都是他隨口問一問,他今天來樞密院是有正事,他雙拳緊握,放在桌上,身體略略前傾問道:「黃河南岸的防御方案有結論了嗎?」

這是李延慶目前最關心之事,眼看黃河解凍在即,如果能及時在黃河南岸部署qiáng有力的防御,那么金兵就基本上過不了黃河。

高深臉sè露出一絲尷尬之sè,李延慶立刻看出來了,連忙問道:「難道有阻力?」

高深點點頭,「阻力非常大,主要是財力消耗太大,完成這項部署,至少要三四千萬兩銀子,打造投石機和火砲以及震天雷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還有工事修築、民夫征用,牽涉面太多,知政堂和朝廷的反對聲音都很大,官家也不太贊成,只有在招募新兵一事上知政堂達成了共識。」

李延慶也不指望朝廷能立刻批准自己的方案,他只是希望趙桓和朝廷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就算不主動進攻金兵,但必要的防御還是應該有。

歷史上,李綱就是因為這件事被貶黜,趙桓和朝廷心懷僥幸,不肯在黃河南岸的防御上耗費財力,李綱極力堅持,最終觸怒了趙桓和文官集團,沒想到,朝廷還是那么短視,李延慶臉上露出了極度失望的神情。

高深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已經盡心盡力了,奈何金兵撤離京城的談判太順利,官家和知政堂對金兵北撤同樣抱有極大的希望,你現在提出沿岸防御,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李延慶無奈,只得長長嘆了口氣,「那招募軍隊呢?怎么決定的?」

這是趙桓唯一采納的方案,雖然和李延慶的計劃相差甚遠,但總算聊勝於無,現在宋軍在京城只有十三萬軍隊,就算自己不提出募兵方案,趙桓也會主動招募軍隊。

「方案已經定了,由兵部全權負責,從開封府、應天府、潁昌府、鄭州、蔡州、陳州、潁州、汝州等三府五州共招募二十萬新軍,董平和姚平仲出任左右新軍統帥,各自負責訓練十萬大軍。」

「那就是沒有我的事了?」李延慶冷笑一聲道。

高深緩緩點頭,「不僅沒有你的事,也沒有我的事,順便說一句,我已被任命為梓州路和成都府轉運使,三天後離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