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33 字 10个月前

........

天剛亮,李延慶乘坐馬車從曹府駛出,在百余名騎兵的護衛下緩緩向南門方向駛去,李延慶並不知道,防御使軍衙門口有上千百姓在連夜守候。

就在馬車和騎兵抵達內城朱雀門時,終於被聞訊趕來的近萬京城百姓圍住了,這著實出乎李延慶的意料,他打開車窗,怒視張虎道:「我的行程安排是你傳出去的?」

李延慶的出發時間比較隱秘,只有張虎和莫俊知道,現在整個京城都知道了,只能是張虎泄露出去。

張虎也有點傻眼了,他只是讓太學生去宣德樓靜坐請願,卻沒有想到驚動了京城百姓。

「卑職....卑職知罪!」

李延慶狠狠瞪了他一眼,不用說,一定是莫俊出的主意,否則張虎不敢背著自己做這件事,李延慶心中不由暗暗埋怨莫俊,在京城把事情鬧得這么大,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李延慶原計劃是用在荊州募兵的方式bī朝廷將自己請回去,但莫俊做得更絕,直接讓自己出不了京城。

盡管莫俊向他暗示過,可以利用太學生來向朝廷施壓,他也沒有反對,但在天子腳下動員全城百姓挽留卻不是李延慶的初衷,這種方式雖然一時風光,但後患無窮,這會在他的仕途上永遠打上一個欺君的烙印。

無奈,李延慶只得打開車門,向眾人揮手,「各位父老鄉親,我雖然暫時離開京城,但如果京城有難,我一定會趕回來!」

李都統,留下吧!京城不能沒有你。」

「李都統,求求你留下吧!小老兒給你磕頭了。」

一名顫顫巍巍的白發老人給李延慶跪下,砰砰磕頭,馬車外頓時跪倒了大片百姓,很快,百姓們開始失聲痛哭,哭聲響成一片,數百名守城士兵也忍不住背過身去抹拭眼淚。

朱雀門前被圍得水泄不通,聞訊趕來的百姓越來越多,短短時間內,朱雀門前和御街上的百姓便超過了十萬人,還有無數人從四面八方向這里涌來,十余萬百姓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李延慶留下,李延慶的熱淚早已流滿了臉頰。

朱雀門是御街的南面,而御街的北面便是皇宮的宣德門,宣德門前四千太學生在陳東和十幾名太學生領袖的率領下敲打鑼鼓,喊著口號,他們打著無數橫幅,橫幅上寫著:『勾結金人,陷害忠良!』、『自毀長城,國破家亡!』等等標語。

隨著御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半個時辰後便超過二十萬人,城內的聲勢浩大的集會終於驚動了正在上早朝的文武百官和天子趙桓,趙桓驚得手足無措,連忙宣布散朝,帶領數百名大臣向宣德樓方向趕來。

趙桓以及數百名文武大臣站在宣德樓上,二十幾萬京城百姓在御街上聚集,其聲勢之浩大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原本只是挽留李延慶,但到最後卻演變成一場對朝廷妥協求和的抗議集會。

「陛下,這一定是李延慶暗中鼓動,否則這些百姓怎么會知道他離京的時間?」白時中有些氣急敗壞道。

「陛下,此風不可長,若不加以嚴懲,他日還會有更多人效仿,都拿百姓來對朝廷實施要挾!」

白時中又繼續挑撥趙桓的怒火,「讓數十萬百姓都支持他,他哪里還把陛下放在眼中?」

但出人意料,此刻除了白時中表達了憤怒外,其他大臣都沉默了,包括白時中最親密的盟友李邦彥也沒有跟隨他應和。

白時中終於發現了不對,回頭怒視眾人,「你們怎么都當了看客?」

這時,一直對白時中不滿的何栗冷冷道:「白相公,還是先把今天的危機解決了再說吧!你要嚴懲李延慶,恐怕會激起全城百姓造反,這個後果你承擔得起嗎?」

趙桓也知道自己低估了李延慶,他嘆了口氣,「別的事情先不提,大家先說說該怎么解決眼下的麻煩?」

他回頭看了一眼眾臣,見眾臣都不肯說話,便問孫傅,「孫相公說說吧!」

孫傅雖然此時不想做出頭鳥,但既然天子點了自己的名,他也無法沉默了,無奈,他只得躬身道:「陛下,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根子是出在李延慶身上,要解決眼前的麻煩,還得從李延慶著手,微臣建議改封李延慶,把他留在京城。」

趙桓點點頭,留在京城金人也同意的,「那改封什么職務比較好?」

「這個.....微臣建議還是讓知政堂商議一下。」在關鍵問題上,孫傅還是回避了。

趙桓又望向白時中,「白相國主管吏部,你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