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40 字 10个月前

大唐時代留下宮闕早已在唐末和五代十國的戰亂中徹底消失了,原本太極宮的土地上現已生活著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京兆府學也位於從前的宮闕遺址西北角,占地約五百畝,目前有一千名府學生在這里求學,在府學隔壁便是占地兩百畝的孔廟和貢院,這次京兆府的發解試就將在貢院內舉行。

在貢院廣場對面有一座酒樓,叫做翰林酒樓,幾乎是府學生的專用酒樓,不過這幾天酒樓擠滿了來自陝西路各地的士子,這也是這次科舉的一個特點,允許學子跨州考試,朝廷給了陝西路兩千三百個發解試舉人名額,經略府並沒有分解到各州,改由陝西路統一錄取,這就避免了從前陝西路各州眾寡不均的弊端,比如京兆府是三十名士子錄取一人,而到綏州,七個人就能錄取一人。

當然,李延慶也給了朝廷充分的理由,戰亂導致河東路以及陝北沿邊各州的民眾大量逃往關中,各州究竟有多少讀書人已經很難統計,所以李延慶要求實行跨州科舉,也得到禮部的同意,另外考慮到大量河東民眾逃往關中,禮部在上次一千五百個發解試名額的基礎上增加八百個名額,也算是一種特殊照顧。

這個政策的直接結果,便是在京兆府參加發解試的士子占據了整個陝西路的八成,一共有三萬多名士子匯聚京兆城。

所以瀚林酒樓里不僅有京兆府的士子,還有陝西路其他各州以及河東路的士子,眾士子以地域相邀,三五同鄉好友聚會,使酒樓內異常熱鬧。

今年京兆府的主考官已經定下來了,由知府李光出任,這幾天士子們都在談論這位主考官的興趣愛好以及文章風格,考中舉人有很多好處,就算省試考不上進士,但至少也能入官衙為吏,謀取一個不錯的飯碗,而且還可以進府學繼續深造,三年後再考太學,以後也有為官的機會。

這時,一名士子一陣風似的沖了進來,大喊道:「重大消息,朝廷已批准京兆府學升格為太學,擴大到三千學生!」

這個消息頓時使酒樓內鴉雀無聲,隨即又爆發出一片歡呼聲,士子們激動萬分,作為讀書科舉人,大家都知道京兆府學升為太學的好處,這就意味從府學出來後有資格為官了,而且學業優異者還能得到同進士出身,京兆府學升級,顯然首先將惠及陝西路的士子,讓他們怎么能不歡欣若狂。

靠窗邊一酒桌前坐著六名來自太原府的士子,他們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在驚愕之余都皺起了眉頭,幾人竊竊商議道:「就不知我們河東士子能不能進京兆府學讀書?」

「應該能吧!」

一名稍微年長的士子遲疑一下道:「太原府學一半的教授都加入了京兆府學,太原府學都沒有了,讓我們去哪里讀書?」

「別擔心了,肯定可以的!」

另一名士子笑道:「朝廷追加八百個舉人名額給陝西路,不就是給我們河東路的士子嗎?既然京兆府學的名額也增加了,當然也有我們份,更何況李太保也曾是我們太原同知啊!」

正在商議之時,忽然有士子大喊:「府學門口貼出布告了!」

眾士子沸騰了,爭先恐後沖出酒樓向府學大門奔去,掌櫃急得直跺腳,「這幫小兔崽子,把酒錢給我留下啊!」

府學大門前的告示牌上貼上兩幅最新的通告,一幅是關於府學升級為太學的通告,普通學制三年,另外上舍生追加學制兩年,考過上等上舍生的學子將賜同進士出身,授九品官職。

另一幅則是報名府學條件,眾人當然更關心報名府學的條件,首先是生源范圍,西北三路以及河東路的士子皆可就讀京兆府學,其次是報名條件有三,第一,必須通過發解試的考試,取得舉人資格;第二,通過府學的入學考試;第三,參加過抗金的軍人可以直接報名參加入學考試。

再次是今年的招生名額,將招生一千人,食宿費用由官府完全負擔,每人每月另給五百文錢的補貼,對貧寒子弟極有吸引力。

通告擠滿了數百名士子,仍有得到消息的士子正從四面八方向府學趕來,對府學的入學要求大家都能理解,畢竟西北三路今年的發解試名額超過了三千人,而府學這次只招千人,當然有必要進行入學考試。

只是眾士子對軍人的優待似乎有點不太理解,似乎軍人要搶走原本他們的名額,一時間,告示前議論紛紛,這時,有人高聲道:「大家多慮了,那群舞刀弄槍的士兵懂什么學問,能通過入學的士兵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經略使只是做出一個愛兵的姿態,實際上對我們沒有什么威脅!」

眾人想一想確實有道理,文武雙全之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占不了幾個名額,擔心漸去,眾士子又開始憧憬同進士出身,封九品官的美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