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31 字 10个月前

秦檜跪下含淚道:「太上皇住的是馬夫的院子,微臣的職責是伺候東寧宮馬夫,給他們倒屎倒niào,同時還清掃馬廄,最初金人是打算讓太上皇喂馬,臣等堅決反對,寧願所有的事情都接下來,也不能讓太上皇受此屈辱,後來金人改變主意,便把太上皇軟禁在馬夫的院子里,不准出門一步,只有臣等偶然去看看太上皇,陪他說說話。」

旁邊幾個大臣都聽得面面相覷,太上皇會有這樣慘嗎?

趙構卻淚如雨下,掩面痛哭道:「只恨朕不能以身代父皇受苦,朕痛徹心扉也!」

眾臣連忙勸道:「陛下保住了大宋社稷,這對太上皇也是最大的安慰,只要陛下勵jīng圖治,早日擊敗金兵,便能迎太上皇歸朝。」

眾人紛紛相勸,但趙構還是心如刀割,痛哭不止,幾名重臣都恨恨瞪了秦檜一眼,這個混蛋說這些話做什么?

這時,范致虛冷冷問道:「不知秦中丞是怎么回來的?」

秦檜連忙又將他半路逃脫的故事說了一遍,文官或許不是很了解,但高深在軍中呆過,他覺得這里有點蹊蹺,首先,黃河北岸金兵巡哨密布,防御森嚴,如果秦檜能逃過金兵巡哨不控,那宋軍斥候豈不是能更輕而易舉地突破封鎖嗎?其次,在黃河冰面上走過,如果沒有特殊防寒保護,那可是要凍死人的,秦檜又是怎么過的黃河冰面?

高深聽出了破綻,便問道:「秦中丞能不能再詳細說一說,我們想了解一下細節。」

秦檜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自己要被戳穿了,這時,趙構擺擺手,「你們不要為難秦中丞了,他能帶回父皇的手諭,就是立下大功,朕相信秦中丞心系大宋,絕不願為胡虜賣命!」

秦檜感激萬分,含淚磕頭道:「陛下英明,若臣投降了金國,就不會受那么多苦,尊嚴遭受踐踏。」

趙構點點頭,對眾人道:「各位愛卿都退下吧!朕想和秦中丞再單獨聊一聊,了解一下父皇的情況。」

眾人行一禮,紛紛退下去了,趙構又仔細詢問了父皇和皇兄的情況,尤其當他聽說父皇蹲在牆角看螞蟻打架為樂,他便忍不住再次潸然淚下。

「秦愛卿對金國情況比較了解,你不妨說說看,金人最怕我大宋哪些人?」

秦檜想了想道:「微臣聽完顏宗望說過,金人最怕大宋的三個半人,第一個當然是陛下,陛下絕不妥協,率領天下軍民抗金,使大宋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金國最怕之人,非陛下莫屬。」

趙構臉上露出會心的笑意,「保衛大宋社稷是朕的職責,不過能讓金人害怕,也足以讓朕欣慰,不知其他兩個半人是誰?」

「第二個便是李太保,金兵幾次大敗都是折在李太保手中,他們從骨子深恨李太保,同時也十分畏懼他,第三個便是種師道,種師道經驗豐富,在軍中威望極好,有他坐鎮宋軍,宋軍軍心不亂,種相公不幸病逝,金人額手相慶,另外半個便是杜充。」

「杜充?」

趙構一怔,「怎么會是他?」

「微臣也不太清楚,是完顏宗望親自對微臣所言,應該是杜充在河北為官多年,在河北官場威望很高,金人應該是有點擔心杜充影響河北官場,引起河北後方不穩,所以完顏宗望很怕他出現在前線。」

「居然還有這種事情?」趙構著實感到十分疑惑。

「微臣只是隨口說說,不能影響陛下的決策,請陛下不要把微臣的話放在心上。」

「朕當然明白!」

趙構笑著點點頭,「秦愛卿先回去和家人團聚,再把身體養好,朕以後會好好重用。」

秦檜感激涕零,「陛下厚恩,微臣感激不盡!」

秦檜告辭走了,趙構負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他還在想杜充之事,趙構知道秦檜說得不錯,杜充確實在河北官場人脈很深,當初他任命杜充為開封府尹、京西兩路安撫使,就是看中了杜充在河北的影響力,只是杜充和宗澤矛盾很深,自己為了不影響抗金大局才把他tiáo回臨安。

現在看來,把杜充tiáo回來其實並不明智,宗澤掌管軍事不錯,但政治上較弱,如果宗澤和杜充能各司其職,配合默契,倒真的能從軍事上和政治上打擊金人。

這就需要自己給兩人劃定明確的權力界線,使兩人互不干擾,這樣,兩人就不會再發生矛盾。

趙構想把杜充tiáo出臨安其實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左相之爭,趙構已經想好讓呂頤浩為左相,范宗尹入知政堂為副相,這是趙構認為最好的方案。

但問題是范宗尹只有三十歲,宣和三年才中進士,資歷太淺,別人倒沒有提出這個問題,可杜充就是抓住這一點不放,讓趙構十分被動,如果把杜充tiáo走,就給范宗尹入相掃清了障礙。

沉思良久,趙構決定還是要和杜充好好談一談,即使不tiáo回開封府,但也要把杜充tiáo離臨安,趙構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這就意味著杜充在左相的爭奪中率先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