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49 字 10个月前

眾人紛紛站起身,只見天子趙構腳步輕快地從御書房中走出來,擺擺手對眾人笑道:「讓各位愛卿久等了!」

趙構坐下笑眯眯道:「今天是朕半個月來最舒心的一天,什么緣故相信大家也知道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天大的好消息,恭喜陛下了。」

趙構點點頭,又輕輕嘆一聲,「只可惜是一份鴿信,只有幾十個字,很多細節無法了解,朕尤其想知道進攻陝西路的金兵情況如何?心中也放不下啊!」

范致虛微微笑道:「微臣倒可以為陛下解憂!」

「范相公知道?」

「微臣曾任陝西六路經略使,對陝西路的情況比較熟悉,微臣可以分析一下,不過需要一份陝西路的地圖。」

「朕御書房就有!」

趙構急忙吩咐兩名宦官,「速去取來!」

兩名宦官飛奔而去,片刻連同木架子和地圖一同抬來,范致虛讓宦官把木架放在殿中間,正對著天子趙構,大臣們紛紛圍上前,從兩側查看。

范致虛用木桿指著地圖笑道:「陝北是黃土山嶺地區,溝壑縱橫,地表破碎,山巒眾多,從陝北進入關中比較困難,自古以來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西面的馬嶺河—涇水谷道,北方胡騎殺入關中基本上都是走這條路,另一條是洛水谷道,也是通過洛水峽谷進入關中,不過這條道的谷底不好走,秦朝始皇帝就在山腰處修築了秦直道,至今可以使用,從延安府可以順著直道南下進入關中,首先明白了這兩條道,對下面的分析就至關重要了。」

范致虛又問趙構道:「請問陛下,鴿信中是否有一句話,金兵困於鄜州?」

趙構點頭,「確實有這句話!」

「這就是關鍵了,鄜州在哪里?請大家看,就是東面的洛水道,如果能把金兵困在,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性,金兵被困在秦直道上。」

「就算困在直道上,難道就不能突圍嗎?」左相呂頤浩不解地問道。

「左相國問得很對,難道是宋軍在直道兩端修建了工事,使金兵無法突圍了,如果是這個原因,那么李延慶也不敢揮師去攻打太原,畢竟只要金兵拼命,還是有突圍的可能,所以我猜測,必然是另外一種金兵無法突圍的情況。」

趙構忍不住問道:「什么情況?」

「陛下,微臣所說的情況就是大雪封路。」

「啊!」四周眾臣一片驚呼。

范致虛淡淡一笑,又繼續道:「延安府有句俗語,叫做風雪下關中,小心把命送,指的就是直道上遇到大雪封路,會進退兩難,尤其是遇到雪崩,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了,所以鴿信說,金兵被困於鄜州,微臣就推斷,金兵一定遇到大雪封路,甚至遇到雪崩,才會被徹底困住。」

「那金兵能逃脫嗎?」趙構又問道。

范致虛搖搖頭,「如果真遇到雪崩,逃脫肯定是不可能了,能不能活到明年春天,只能看天意了。」

眾人這才明白其中的奧妙,在興奮之余,大家又在考慮下一步該怎么應對?

趙構在台階上負手走了幾步,對眾人道:「朕希望李太保能一直能守住太原,就不知道我們該怎么援助京兆軍,大家都說說吧!」

臨安府尹曹儼起身道:「陛下,我們和金國之戰,實際上打的就是國力,京兆軍能否一直堅持下去,就看是否有充足錢糧物質以及兵源來支撐,兵源微臣相信京兆軍能解決,關鍵還是錢糧物質,微臣建議tiáo整李太保的職權,盡快實施川陝一體,以巴蜀的物資錢糧來支援陝西路抗金。」

高深也應和道:「曹府尹的建議非常正確,當初李太保出任西北三路經略使,主要是考慮應對西夏危機,現在西夏危機已經解決,李太保也從對抗西夏轉為對抗金國,實施川陝一體確實有必要。」

「范相公的意見呢?」趙構又問范致虛。

范致虛點點頭,「微臣認為可行!」

緊接著呂頤浩和鄭望之也表示贊同,除了新相國朱勝非前往荊襄巡視,而另一個新相國范宗尹表示需要再議外,六個相國中四個已經表態贊成,也就意味著知政堂通過了這個方案。

趙構便下旨道:「既然如此,就免去李延慶西北三路經略使之職,改任川陝經略使,同時兼任河東路防御使,另任命劉韐出任熙河路經略使,秦鳳路轉運使張所升任秦鳳路經略使。」

趙構隨即又下了第二道旨意,將四川兩路各州府庫錢糧立刻運送關中,支援陝西京兆軍抗金大業。

同時為了防止金兵突破淮河防御線,奪回中原和山東,趙構又封張浚、劉光世、王彥、岳飛和韓世忠五人為都統制,各率jīng兵在淮河以及中原地區抗金。

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難題,趙構特地頒發了自募令,准許各路抗金將領自行募集軍隊,所募軍隊人數交兵部備案,並由樞密院統一監管。

這也是為了解決朝廷財力困難,無力募兵而采取了臨行性應對措施,不少大臣認為這會導致武將擁兵自立的危險,但趙構在權衡利弊後,還是決定以抗金大計為重,允許各路抗金將領自行募集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