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532 字 10个月前

秦檜當然不會說自己就是為杜充之事而來,他微微欠身道:「微臣今天特來向陛下匯報各地發解試的情況。」

.........

數日後,tiáo查結果出來,御史陳祚彈劾杜充貪生怕死,棄守東京汴梁,導致中原全軍敗潰,同時彈劾杜充保護河北義軍不力,導致河北各地義軍皆被金兵剿滅,死傷慘重,建議朝廷兩罪並處,嚴厲處罰杜充。

但最後的處罰結論卻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天子趙構下旨,以錯判敵情,決策失誤為由,免去杜充東京留守之職,雖然膽小怯弱,棄城南逃,但杜充不肯獻城求榮,不失忠君之心,降職為五品中散大夫,出任明州造船使,令其在明州打造戰船,將功贖罪。

同時,趙構下旨表彰岳飛忠勇愛國,恪守本職,為收復東京而死戰,雖未成功,但勇烈之心可嘉,特升其為正四品忠武將軍,封都統制,令其率軍三萬守荊襄一線。

趙構的旨意完全接受了秦檜的建議,嘉獎岳飛,對杜充重責輕罰。

就在朝中眾人議論此次事件最大得益人為岳飛時,秦檜心里卻明白,他才是這次事件的最大得益人,他摸透了趙構的內心,最終直接贏得其信任,他相信不久,自己又將高升了。

......

正月二十,也就是中原大戰結束的第五天,金國南征都元帥完顏斜也率十萬大軍抵達了太原,對完顏斜也而言,無論中原戰役打得再jīng彩,金兵取得的戰役再輝煌,也比不上太原失守給他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太原的宋軍就像一根毒刺一樣,chā在他的後背,令他寢食不安,晝夜難寧,所以當中原戰役剛結束,完顏斜也便親自率領大軍抵達了太原府。

此時太原府大軍雲集,除了原本在太原府和宋軍對峙的六萬金兵外,又來了十萬大軍,使金國在太原府的總兵力達到了十六萬人之多,完顏斜也已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太原城。

太原城內戰雲密布,李延慶兩次發布動員令,動員全城所有的年輕男子和婦人都參與守城防御,一時間應者如雲,全城二十萬人中,除去八萬老yòu病弱,其余上至五十歲老者,下至十五歲少年,近十萬男女都編入了戰時民團,負責後勤飲食、運輸物資、照顧傷兵,所有工匠也編入了工匠營,參與各種守城武器的制作。

李延慶比誰都清楚太原城在整個戰局中的重要性,可以說只要牢牢控制住太原城,金兵就無法繼續向江淮進犯,宋金兩國的交戰就只會集中在中原、河北以及山東一帶,南方就能保住。

也正是抱著死守太原的決心,李延慶也孤注一擲,全面動員軍民共守太原。

清晨,身著順水山紋甲、頭戴鳳翅兜鍪的李延慶正站著城垛前凝視北方,良久,他對身邊的副將劉錡道:「我想放棄婁煩關和雁門關,你覺得如何?」

劉錡當然知道李延慶並不是信口開河,他有這個想法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劉錡沉思半晌道:「其實金兵打通井陘後,大同的援軍意義就不大了,婁煩關和雁門關也失去了戰略意義,確實有必要考慮這兩支宋軍的去向。」

李延慶嘆了口氣,「恐怕再過半個月,黃河就要開始解凍了,那時他們退回陝西路也不再容易,我擔心完顏斜也會集中兵力全殲他們,用來鼓舞太原金兵的士氣,我還是決定讓他們放棄雁門關和婁煩關,退回陝西路去守延安府。」

「卑職明白了,這就安排鷹信,通知他們立刻撤退。」

劉錡行一禮便匆匆走了,剛才劉錡提到鷹信,倒讓李延慶想起一事,他立刻吩咐左右,「讓張順來見我!」

不多時,張順匆匆跑上城,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參見都統制!」

「信鴿之事查得如何了?」

信鴿之事可能涉及到城內有漏網jiān細,目前宋軍和外面往來都是用信鷹,而不再用信鴿,但就在前天下午,有士兵在城頭發現一只鴿子飛入城內,這件事引起李延慶的高度重視,他令張順全權負責tiáo查此事。

張順抱拳道:「卑職已有初步眉目,請再給卑職一點時間,今天中午前給都統一個結果。」

【八點左右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