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十七)(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66 字 10个月前

李延慶有點不敢相信,漢人是西夏朝廷最重要的財政來源,搶掠漢人不就是殺jī取卵嗎?

「西夏財力居然困窘到這個地步?」

魏英苦笑一聲,「卑職在西夏八年,真把西夏了解透了,這個小國人口最多時還不到三百萬,現在也不過兩百五十萬人,最近十年幾乎年年打仗,窮兵黷武,他們國力怎么支撐得起,尤其又被金國壓榨,爭奪大同府失敗,向金國投降稱臣,賠了大量財物,又要負擔大同府兩萬金兵的糧草軍費,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去年因雪災被金國勒索了一百萬只羊,這件事徹底激化了西夏的內部矛盾,西夏朝廷可謂內外交困,風雨飄搖,就算宋軍不北征,我們懷疑他們自己也要爆發內戰了。」

旁邊王貴笑道:「恐怕和前年入侵熙河路失敗有關吧!」

「確實有關系,王顏昭告訴我,那次出兵失敗後,西夏的軍備庫就徹底空掉了,財力負擔不起那么多軍費,就開始裁減兵員。」

停一下魏英又道:「不過我個人覺得西夏衰敗的原因還不光是窮兵黷武,還和他們貴族的奢侈無度有關,他們是典型的窮廟富方丈,國庫空虛,但貴族卻積累了大量財富,上次李乾順抄查梁王府,聽說光白銀就抄查出了幾百萬兩,黃金數十萬兩,才支撐起了這次黨項聯軍的軍費,但梁王還是只是其中之一,李氏皇族、宰相、尚書這些重臣,哪家不是綾羅滿屋,金銀滿窖,象兵部尚書英貴,他府上連丫鬟都用寶妍齋紅盒,可見他們生活的奢侈程度。」

李延慶笑道:「這樣說起來,我還得派一支騎兵在興慶府北面巡哨,防止他們攜帶財富逃走。」

「非常有必要,而且不光要派騎兵,還有船只,防止他們走水路逃去大同府,白白便宜了金國。」

李延慶點點頭,回頭問主簿曹葉,「張順和阮氏三雄的船隊過來了嗎?」

曹葉連忙道:「回稟都統,船隊已經到鳴沙縣了。」

船隊是李延慶安排的一支奇兵,由張順和阮氏三雄率領,共五百艘大小船只和六千水軍,從渭河出發,進入黃河後再轉道向北,黃河是西夏的運輸大動脈,要想滅掉西夏,首先就必須控制黃河。

李延慶讓親兵帶魏英去休息,他則和王貴、劉錡繼續商議派兵部署,應對西夏的新變化,尤其鐵鷂子騎兵要出城西去,這讓李延慶看到了全殲他們的希望。

........

就在西夏朝廷決定用拓跋部軍隊替換鐵鷂子的同時,宋軍血洗賀南山各部的消息也傳到了靜州聯軍大營,這個消息使聯軍大營頓時象炸了鍋一樣,群情激昂。

這時,李至宗也得到了朝廷的快報,他緊急召集各軍首領,安撫他們的情緒。

「請大家放心,天子絕不會任憑宋軍肆虐賀南山,我剛剛接到朝廷快報,天子已派一萬鐵鷂子騎兵趕赴賀南山,一定會阻止宋軍在賀南山的bào行,請大家務必安心,千萬不要動搖了軍心。」

這時,細封別也問道:「京城一萬軍去了賀南山,京城豈不是空虛了,如果宋軍趁機攻打京城怎么辦?」

「這個.....朝廷已有安排,朝廷已要求拓跋部出兵三萬守衛京城,總之,大家一定要安撫住軍心,千萬不可中了宋軍的詭計,自亂陣腳。」

李至宗反復解釋,總算把大家情緒安撫住了,他長長松了口氣。

大帳內,細封別也正負手來回踱步,心中著實焦慮,大酋長細封黑塔要求他立刻回兵救援的牛角信就放在桌上,讓細封別也一時舉棋不定,這時,帳外傳來另外兩個部主將的聲音,「我們找元帥!」

「讓他們進來!」

帳簾一掀,野利部和米擒部的主將快步走了進來,「大哥,你怎么看這件事?」

李至宗拼命安撫眾人,但大家並不買他的帳,他們更多是相信細封別也的話,細封別也讓兩人坐下,目光yīn冷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鐵鷂子軍並沒有去救援賀南山諸部。」

兩人一驚,「難道朝廷也會騙我們?」

「朝廷不會騙我們,既然答應了,那鐵鷂子應該會出兵,我只是說,事情不是都帥說得那么簡單,鐵鷂子應該還在興慶府,並沒有出發,他們還在等!」

「他們在等什么?」

「他們在等拓跋軍到來,朝廷絕不可能讓京城變成一座空城,兩軍必須交接防御後鐵鷂子才會西去。」

兩名主將都急了,「那要到什么時候去?」

「問題就在這里,從興慶府到拓跋部的牧場最快也要三天,這一來一去就是六天,拓跋軍肯不肯來還是一回事,就算來也要討價還價,這至少要兩三天,所以鐵鷂子就算出兵最快也要到八天後,等到達牧場,已經十天過去了,我們的族人早就死絕了,他們出兵又有什么意義?」

「有意義!」

野利部主將野利冷然道:「可以繼續騙我們在這里給他們賣命,這就是他們唯一目的。」

細封別也嘆口氣,「我就不明白,他們為何不讓我們退回興慶府,然後大家出兵齊心合力救援賀南山,為什么一定要讓我們在靜州和宋軍對峙。」

「他們恐怕是在爭取時間吧!」

米擒德利忽然說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句話,「給他們轉移財富爭取時間。」

細封別也臉sè大變,恐怕這句話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