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二十)(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2227 字 10个月前

曹價略有些不悅,「我是西夏國宰相,難道和你們都元帥和談的資格都沒有嗎?」

劉韐淡淡道:「曹相國可以選擇不談。」

英貴連忙打個哈哈,解釋道:「劉使君不要誤會,我們天子有一封給李都統的親筆信,囑咐我們親自交給李都統,曹相國是這個意思。」

「無妨,我可以代交。」

曹價也回過味,他們現在沒有選擇余地,他只得默認了宋軍的安排,將信遞給劉韐。

劉韐將信交給一名李延慶的親兵,親兵飛奔而去,劉韐這才一擺手,「兩位請坐吧!」

副帳其實也頗為寬敞,一點不覺得憋悶,兩人在一張寬大的桌前坐下,劉韐在他們對面坐下,李延慶的主簿曹葉也坐劉韐身旁,擺開紙筆,他作為劉韐的談判助手,負責全程記錄雙方的談判。

曹價心中還是不太舒服,便給英貴使個眼sè,讓他開口,英貴會意,便欠身道:「宋夏兩國征戰了百年,也和解了百年,這兩年西夏正是國力比較衰弱之時,也無意和宋朝交戰,所以上次達成停戰妥協後,西夏一直恪守雙方約定的邊界,對近深入西夏的青崗寨也從不去sāo擾,這是我們的誠意體現,但這次宋軍突然撕破了協議,踐踏西夏的誠意,我們深表遺憾。「

劉韐笑了笑,「宋夏交戰一百多年來,宋朝對貴國的誠意已是深有領教,所以在這里不要提什么誠意,至於撕毀協議,那只是一紙停戰協議,上面沒有任何時間限制,也就是說,雙方可以隨時開戰,所以也談不上什么撕毀協議,如果貴方一定要拿協議說事,那真沒有什么可商談的必要。「

劉韐直接懟了回去,什么時候了,居然還要拿大道理壓人,那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這還因為劉韐是文官,涵養好,給他們面子,要是李延慶坐在這里,當即就令人亂棍把他們打出去了,什么時候了,還不跪下乞憐,居然還來指責違反協議。

曹價擺擺手,讓英貴不要再提這次,他沉吟一下道:「只要貴軍能退兵,我們西夏願意做出如下讓步,第一,西夏願去除帝號,向大宋稱臣,做大宋的藩國;第二,每年向大宋進貢羊三十萬只,以前大宋的歲幣,我們會逐年返回;第三,宋夏簽署永久和平協議,西夏以書面方式保證百年內不侵犯大宋一寸土地;第四,西夏歷年抓捕宋朝平民當全部送還,並適當給於他們補償;第五,西夏願意與宋朝結成抗金同盟,共同對抗金國,以上五條充分顯示了西夏的誠意,懇請貴軍仔細考慮。「

劉韐微微一笑,「我相信你們的誠意,不過這五條比較適合雙方在邊疆作戰,西夏戰敗的情況下采用,並不是適合現在的情形,當然,我無權做出任何決定。我立刻向都元帥匯報,由他來決定。」

這時,曹葉已經寫完了,把備忘錄拿給劉韐細看,劉韐看了一遍,便對曹葉道:「可以,拿給李都帥過目。」

曹葉匆匆去了,不多時便回來了,附耳給劉韐說幾句,劉韐點點頭,對神情緊張的兩人道:「都元帥不能接受你們的條件,如果你們決定都元帥級別太小,也可以派人去臨安交涉,都元帥會服從朝廷的決定,那我就只能失陪了。「

劉韐起身要走,英貴連忙喊道:「劉經略請留步,其實我們還第六條。」

這就是所謂的談判,本質上和菜場討價還價差不多,西夏方不可能一步到位,見對方要結束和談,連忙又拋出新的讓步。

劉韐又坐下來,點點頭道:「我們願意洗耳恭聽!」

英貴和曹價低聲商量一下,英貴便嘆口氣道:「我們答應把河西四州割讓給大宋,這是我們最大的讓步了,請李都統一定要答應。「

曹葉再次出去了,片刻,他拿了一封信回來,把信交給了劉韐,劉韐看了看,便將信遞給英貴,」我們都帥認為,現在應該是宋軍提條件,這就是我們條件,你們回去復命吧!「

英貴打開信封,曹價也急忙湊上前細看,兩人頓時被里面條件驚得目瞪口呆。

劉韐淡淡道:「剛我也說過,如果你們覺得李都帥談判不夠資格,你們可以派人去臨安和朝廷協商,如果朝廷做出決定,我們會按照朝廷的決策執行,我說得夠多了,兩位請回吧!」

............

曹價和英貴二人無比失落地返回了興慶府,他們回到皇宮,李乾順和一班大臣都在這里等候了。

當李乾順看完李延慶親手所書的條件,頓時臉sè鐵青,他一揮手,對英貴道:「英尚書念給大家聽!」

英貴只得逐條宣讀。

一、興慶府守軍必須立刻繳械投降,如投降誠意足夠,宋軍可以取消投降儀式。

二、西夏投降,西夏李氏皇族以及後妃由宋軍護送前往臨安,西夏王可以保證封異姓王殊榮,個人財物得以保留。

三、西夏投降,宋軍將善待黨項族各部,不侵奪其財產和土地,准其子孫世代居住在賀南山下。

四、西夏投降,宋軍將嚴管軍紀,不准出現任何掠奪百姓現象。

五、西夏投降,宋朝將恢復唐朝時河朔地區的疆域及其州縣,也將酌情提拔部分懂漢文的黨項人為州縣官員。

以上五條為京兆軍最後條件,若城破投降,以上條件將酌情縮減。

英貴讀了出來,大殿內頓時群情激奮,李察哥大怒道:「李延慶欺人太甚,我西夏尚有五萬大軍,還不知鹿死誰手,讓他等著看,看誰笑到最後。」

焦彥挺也搖頭道:」這就是滅國條件,我們答應了,西夏就滅亡了,我對不起歷代為建立西夏拋灑血淚的先輩,寧可戰死,也絕不答應這種屈辱條件!「

這時,曹價擺擺手,對眾人道:」這只是李延慶的條件,並不是大宋的條件,我應該想辦法用最快速度趕去臨安和宋朝的君臣協商,事情或許會有轉機。「

李乾順jīng神一振,「這是一個好辦法,可以實施,焦尚書長期和宋朝打交道,這件事朕交給你了。」

焦彥挺躬身道:「臣絕不辱命!」

英貴卻補充道:「從這里到臨安再返回來,以馬蹄晝夜不停的奔跑,最快也要一個月時間,關鍵是這個月我們是否能夠守住興慶府?」

眾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才是關鍵了,李乾順想了想,目光終於投向了李察哥。「

「晉王殿下,指揮城內軍民抗戰的大權,朕就交給你了。」

李察哥躬身行一禮,「臣也絕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