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二十二)(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31 字 10个月前

這時,高深道:「陛下微臣倒有個兩全之計。」

趙構jīng神一振,連忙道:」高相公請說,什么兩全之計?「

高深微微笑道:「陛下就正式下旨,暫停攻打興慶府,同時派談判大臣趕赴西夏,然後陛下再用飛鴿傳書密旨,讓李延慶立刻攻滅西夏,此去西夏要走巴蜀、關中,最快也要二十幾天,等談判使者抵達西夏,那時西夏已經滅國了。「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就看李延慶能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滅掉西夏了。

趙構想了想又道:「恐怕父皇也會要求朕飛鴿傳信給李延慶。」

「這簡單,李延慶沒收到鴿信就是了,這么遙遠之地,鴿信送丟很正常。」

范致虛在旁邊笑著補充道:「要讓他們無話可說,就在巴蜀鴿信中轉站做做手腳,讓他們沒有收到這封信,西夏當然也收不到。」

三人商議片刻,立刻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案。

趙構隨即下旨,暫停攻打興慶府,建議宋夏雙方進行和談,命高深為談判正式,范宗尹為談判副使,帶著十幾名大臣立刻啟程趕赴西夏。

同時密令李延慶立刻攻滅西夏。

次日一早,趙構在呂頤浩的建議下,又寫了一封手諭,令樞密院立刻用鴿信方式發送去西夏。

但在就在前一天,范致虛也用鴿信形式密令成都知府韋琎提前攔截由樞密院轉送的天子手諭,讓成都鴿信中轉站沒有收到這份手諭。

但趙構還是小看了他父親趙佶,趙佶老jiān巨滑,他看懂了趙構的意圖,把時間耽誤在路途上,他當即令人用信鴿發送自己手諭給秦檜,讓正在西北巡視的秦檜立刻趕赴西夏,阻止李延慶攻打興慶府。

一時間,鴿信紛飛,一場爭分奪秒的滅國和救國大戲正在上演。

...........

但不管是趙構的滅國,還是趙佶的救國,其實都沒有半點意義,真正的主動權是掌握李延慶的手中,西夏的最終命運也是掌握在李延慶手中,就算趙構最後屈服於父皇的壓力,不得不要求李延慶停住攻打西夏,李延慶也不會接受,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控制戰爭的節奏,控制戰爭的結局。

李延慶絕不會再給西夏任何機會。

李延慶在和西夏談判破裂後的第二天,便派騎兵射信箭上城,向西夏王李乾順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三天之內出城投降,否則宋軍殺進城去,將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同時不能保證西夏君臣和家人的性命。

轉眼間,三天過去了,西夏保持了沉默了,沒有任何答復,興州城卻在李察哥的布置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種守城部署,他們拆除民舍,取大石為礌石,截斷房梁為滾木,又在民間征集各種兵器和生鐵,征用各種工匠,全力以赴打造各種兵器以及重型投石機。

但李延慶不會給西夏時間進行戰備了,三天時間一過,戰爭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李延慶還是選擇了夜間攻城,這是因為他的士兵進行過長期的夜戰訓練,包括這段時間,他的士兵也積極地進行適應性的夜戰集訓,也就是要適應西夏地形和氣候,但主要還是適應西夏建築風格和城池結構。

五萬士兵在靈州城進行夜間實戰訓練,靈州城就是仿興州城而建,大街小巷和房舍結構和興州城極像,近十天的實戰訓練,使宋軍取得了極為理想的訓練效果。

夜幕初降,宋軍大營緩緩開啟,一隊隊頭戴鐵盔、身著鐵甲的士兵整齊地從大營內走出,他們手執短矛和盾牌,每十人一排,步伐整齊而有力,在五千軍隊走完後,一架架龐大物出現了,這是宋軍超巨型的投石機,每架投石機高達四丈,比城牆還高一丈,長長的拋桿足夠八丈,要一百名士兵才能挽動。

十架超巨型投石機排成長長的隊伍,下面是三十健牛在拉拽,使它們緩緩而行,前後都是浩浩盪盪的士兵,不斷地喊著口號,低沉的號角聲在隊伍不斷被吹響,催促著士兵前行。

李延慶投入了八萬大軍參加今晚的決戰,隨著八萬大軍浩浩盪盪向數里外的興慶城開去,對西夏的最後一戰終於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