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225 字 10个月前

羅北朝苦笑一聲,「下官是遼國保大二年進士,先是當縣丞,金兵占領朔州後,原來的契丹縣令跑掉了,下官就被任命為縣令。」

「我們是宋軍!」

「下官知道,只懇請將軍不要擾民,有什么要求,下官一定盡力解決。」

「我其實沒有什么物資上的要求,但我想知道現在金兵的情況。」

「金兵的情況很簡單,他們占領西京後就沒有變過,兩萬騎兵一直駐扎在大同府。」

「從未來過你們這里?」

羅北朝搖搖頭,「軍隊從未出過大同府,只是卑職要去大同府述職。」

劉鐵著實聽得不舒服,便冷冷道:「從今天開始,你不用去大同府述職了。」

「下官明白!」

劉鐵忽然想起一事又問道:「既然這里是朔州,那朔州知事在哪里?」

「回稟將軍,朔州人口只有三萬,一大半都集中在善陽縣,所以下官同時也兼任朔州太守,實際上縣衙和州衙是一回事。」

這時,一名騎兵從後面奔來,騎兵抱拳對劉鐵道:「都統已經到了,請將軍把這里的官員帶去大營問話。」

「我知道了!」

劉鐵對羅北朝道:「你們跟我去一趟大營吧!不會為難你們,問完話就放你們走。」

羅北朝哪敢不去,他只得帶著縣丞和縣尉跟隨劉鐵去了大營。

十萬大軍也已抵達善陽縣,大軍只簡單地扎下大帳,數百名探哨去四周數十里外監視敵情。

此時,劉錡正在中軍大帳內查看地圖上的行軍路線,大軍先到朔州善陽縣,然後再沿著桑干河東行,到了應州應縣時,再轉道向北沿著大同水前往大同府。

這里的氣候和西夏差不多,夏天炎熱干燥,行軍必須沿著河水,尤其對十萬人的大軍,水源對他們極為重要。

對金兵也是一樣,兩萬騎兵如果南下迎戰,那也必須沿河行軍。

這時,帳外有士兵稟報道:「都統,劉將軍來了,帶著一名地方官員。」

「讓他們進來!」

片刻,劉鐵帶著羅北朝走進了大帳,羅北朝躬身行禮,「下官善陽縣令羅北朝參見劉都統。」

「你是漢人?」

「下官曾祖父是太原府人。」

「那怎么會去了北方?」

羅北朝苦笑一聲,「那個時代去北方的漢人只有一種情況,被遼軍打谷草抓過去的,不過我曾祖父是個商人,貨物和錢都被馬匪搶走,他回不了家鄉,就只好留在朔州,我們這些子孫也只能跟著留在朔州。」

劉錡點點頭,「你去過大同府?」

「下官兩個月前才去大同府述職。」

「我想了解大同府的情況,你能告訴我多少?」

「下官只能告訴都統大同城的情況,但金兵的情況下官確實不知,他們軍營在大同城北面,我從未去過,也從未見過金兵。」

「那就說說大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