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2 / 2)

亂世王者 青銅劍客 1285 字 10个月前

吳起又意味深長的補充了一句:「當然,如果方將軍在虞國不得志,而吳起又在魯國僥幸出人頭地,我隨時歡迎方將軍來魯國效力。我相信憑方將軍卓越的箭法,在魯國一定會大放光彩,魯國所能提供給將軍的舞台絕非虞國所能相比!」

在春秋戰國這個亂世,國家民族的概念還不是很qiáng烈,因此許多名將都會選擇為其他國家效力,除了衛國人吳起先後效力魯、魏、楚三國之外,大名鼎鼎的「兵聖」孫武也是以齊國人的身份為吳國效力。

而為別國效力的名將還有魏將樂羊的後裔樂毅為燕國效力,齊國後裔蒙恬兄弟為秦國效力。至於伍子胥受到迫害投奔吳國反攻故國楚,並將楚平王掘墓鞭屍的事跡更是人盡皆知。

這個亂世是個弱肉qiáng食的世界,忠誠並沒有多少價值,即便如趙國名將廉頗,也是晚節不保,在晚年遭受冷遇後投奔了魏國,之後又輾轉去了楚國,並客死異鄉。

也許吳起不在乎國家民族,但卻有人在乎。

吳起話音剛落,旁邊的百里蘇蘇呵斥道:「你們衛國人可以無父無母無國家,我們虞國人卻做不到!我相信方將軍生是虞國的人,死則是虞國的魂,絕不會投靠其他國家的!」

吳起笑笑:「這位姑娘,你還年輕,還不懂得世事無常。人在江湖,有時候並不由己!」

方離慨然道:「人各有志,不可qiáng求。既然吳壯士決定去魯國,我方離也不勉qiáng你,希望將來有朝一日你我能夠並肩作戰。」

吳起意味深長的道:「或許這一天已經不遠了,如果方將軍將來無處可去,請一定記得來曲阜找我。」

方離搖頭苦笑一聲,顯然吳起已經知道晉國使者來訪的消息。以他的才能自然一眼就能夠洞穿無論虞國是否答應借道給晉國,最後都難逃亡國的厄運,想來這也是吳起不肯答應方離加入虞國軍隊的原因之一。

晉國有六百萬百姓,帶甲四十萬,戰車五千乘,如果發了狠要滅虞國,就算虢國來援也改變不了結果,更何況虢虞之盟現在已經瀕臨破裂。

方離吩咐麴義去搜集干柴回來生火:「咱們不談這個了,剛才與狼群惡戰了一場,腹中飢腸轆轆。而我的馬鞍上帶了一壺好酒,咱們共飲一場,然後分道揚鑣!」

麴義盡管非常憎惡吳起,但還是按照方離的吩咐搜集了一大抱干柴回來生火,方離親自去把頭狼剝了皮,割了一條狼腿放在篝火上熏烤,與吳起共飲一壺酒。

「請恕我冒昧的問一句,吳兄弟為何自西方而來?」方離雖然不知道自己和吳起誰的年齡大,但既然自己是將軍,就得擺出將軍的架子。

吳起也不計較,坦誠相告:「實不相瞞,我的母親一個月前因病辭世,而我正追隨師父游歷到梁國境內。因為我沒有回鄉服喪,惹怒了師父,將我逐出了師門,無家可歸。幸好魯國的曹劌將軍派人召喚,因此才晝夜趕路以至於在這荒山野嶺撞上了狼群。」

方離恍然頓悟:「原來如此,敢問尊師何人?」

「孔聖人是我的師祖,他的徒弟曾子是我的授業恩師。」吳起從實道來。

曾子本名曾參,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在歷史上他的兒子曾申才是吳起的師父,並把吳起驅逐出了師門。現在看來情況有些變化,吳起從曾申的弟子變成了曾參的弟子,不過對於方離來說也沒什么影響。

兩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從練兵到治國談的不亦樂乎,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一壺酒喝完,東方已經微微泛出魚肚白。

吳起帶著笑容起身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天sè已亮,咱們就此別過吧?」

方離提議道:「咱們相見恨晚,不如義結金蘭,拜為異姓兄弟如何?」

ps:周一,求推薦票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