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畫壁(1 / 2)

重生白蛇傳 六年磨一劍 1055 字 10个月前

寺廟不大,里面的殿堂和僧侶都不太寬敞,不過這寺廟內似乎只有老僧一個人,倒也綽綽有余了。

許仙和書生進入殿堂內後,老僧先自我介紹道:「三位施主不用稱呼方丈、高僧,貧僧不過是一個雲游四海的普通和尚罷了,法號不動。」頓了頓,又頗為熱情地道:「三位施主不必客氣,趕路一天,隨意找個地方先坐下休息吧,我去給大家弄點吃的。」

「多謝法師。」書生手持一把折扇,頭戴著儒巾,頗有一股儒雅氣息,禮貌道謝。

等不動法師走後,他施施然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灰塵,又讓書童幫他把石凳子擦了擦,這才坐下。

爾後,他才想起跟著他後面進入寺廟借宿的許仙,打量了一番,眼神中露出幾許驚訝,估計是看出了許仙身份非同一般,應該不是普通無功名的讀書人,於是又站起來抱拳說道:「在下朱孝廉,元豐四年舉人,還未請教兄台尊姓大名?」

竟然是一名舉人?

許仙心中有些驚訝。大離王朝讀書人千千萬萬,但是能考上舉人的可不多,有了舉人功名就可以說是魚躍龍門,在大離王朝也算是上流人士了。

不過仔細一想也不足為奇,朱孝廉既然不辭辛苦,不遠萬里從嶺南來到京城求學,自然是有一定的底蘊和本事,有舉人功名才算是合情合理。否則要是自身學識太低,在家鄉求學完全就足夠了,何必來到京城獻丑?

而且,中了舉人後,再繼續參加科舉考試,就是會試了。

會試都是在京城應天府舉行,想要考試就得進京。所以天下間不少讀書人,在中舉後都會趕往京城。

一來為了能更好進學,二來也是為了方便考試。

至於『元豐四年』,元豐指的是當今天子更改的年號,今年已經是元豐六年。說明朱孝廉是前一屆的鄉試時中舉的。許仙如果自稱,就說自己是元豐六年舉人。

看來朱孝廉已經在去年參加過一次會試考試,但是沒能考中進士,才依然是舉人身份。

「在下許漢文,今年剛中舉。」許仙也微微一笑抱拳還禮。

「許漢文……」朱孝廉念叨了一下這個名字,眉毛微微皺了皺,好像是覺得這個名字似乎有點耳熟,但卻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

畢竟現在許仙雖然是名聞天下的大才子,諸多詩詞已經流傳天下,名氣極大,但大部分人在說到他的時候說是說『許仙』,而不是說『許漢文』。

朱孝廉肯定聽說過許仙,但突然之間卻想不起來許仙就是那江南第一才子。

「公子,喝水。」書童很勤奮,把背上的行囊放下後,立即就拿出水壺讓朱孝廉喝。

朱孝廉喝了一口後,才又看著許仙,低聲試探問道:「許兄此番去京城求學,難道已經被應天府書院錄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