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狗斗(2 / 2)

大國戰隼 步槍 1184 字 2020-07-25

所以此時不管是李戰還是韓紅軍,都必須要通過轉彎機動來占據攻擊位置,簡單地說就是要咬尾。

近距格斗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幾個主要動作,咬尾、切半徑、爬升,利用地形利用太陽盲點,可是在實施過程中把要敵機放在自己的前半球(也是攻擊范圍)絕非易事,除非遇上印度空軍、韓國空軍這一類的對手。

殲-11b的水平機動性不弱,帶來的是機頭的快速指向。

說句題外話,頭盔瞄准攻擊這種全新的攻擊方式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它的出現使得飛行員可以從理論上完全忽略機頭指向能力——眼睛看向哪里導彈就向哪里發射。擺脫了機頭指向能力的影響,可以說頭盔瞄准攻擊方式重新定義了近距空戰的模式。

但是,殲-11b遇上的是殲-10a,後者的機頭指向能力更好。

李戰沒有選擇反向轉彎。

此時韓紅軍是在向西南方向轉彎,正在劃一個自西北始最終向東北的弧線航跡,如果李戰保持航向不動就會飛進韓紅軍的攻擊范圍,而自己則會暴露出了側後。那么這個時候李戰應該沿與韓紅軍相反的方向水平轉彎,也就是和韓紅軍保持逆時針轉彎,這么做才能保證自己不會進入韓紅軍的攻擊范圍。

另一個在於,韓紅軍先於他開始轉彎,也就是說李戰完成轉彎的時候韓紅軍也許已經打出了第一輪攻擊。

所以李戰沒有按照常規的來,而是選擇了切半徑,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機頭指向了韓紅軍的航跡前方——也就是說李戰反過來用機頭對准了韓紅軍的左側。

殲-10a使用的是鴨式氣動布局,從外觀看就是比幻影-2000這種純三角翼飛機多了一對小鴨翼,這種氣動布局方式是目前為止最利於纏斗作戰的。鴨式氣動布局的缺點操縱難度極大,所以早期的飛機通常使用常規氣動布局,後來有先進飛控系統的加持,極大地降低了操縱難度,這才把鴨式氣動布局的威力發揮出來。

在目視距離上,韓紅軍看到李戰利用快速橫滾和切半徑壓在了自己的航跡前方,頓時心里大吃一驚。他和李梓辛一樣都沒有接觸過殲-10,但是他們是和殲-10交過手的,可是沒有遇到過當前這種情況。

飛機還是那個飛機,關鍵在於開飛機的人。

航跡前方被對手的機頭壓住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對手已經可以進入機炮射擊流程了,就好比步槍打移動靶,瞄准點壓住了移動靶移動的路線前方,然後計算出提前量確定彈著點就可以擊發。

當然,韓紅軍也並非浪得虛名,他果斷地停止了轉彎,干脆利落的把加力打開全油門大仰角爬升。迅速獲取比對手更多的高度無疑是正確的選擇,李戰一直教導他們「空戰中高度速度至上」,高度是一切,有了高度就能獲得更多速度更多能量。

但是韓紅軍此時的選擇存在被李戰構成咬尾局面的風險,不過李戰要構成咬尾需要一百三十度超大仰角的爬升同時戰機的姿態是要向左傾斜三十五度。大仰角、大傾斜角,而且肯定會出現大側滑。

每一個都是超高難度的機動動作,而且全部是發動機最不喜歡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