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遇辛亥 第十三章 震動(1 / 2)

1911新中華 天使奧斯卡 1169 字 2020-05-27

在美國赴歐洲的肯尼亞號班輪上,這正是大西洋上氣候最惡劣的日子。狂風卷起大浪,砸在這艘班輪的甲板上,轉眼又四濺開來。桅桿上的了望員的雨衣已經濕透了,但還是哆嗦的堅守著崗位。不時的摸出個酒壺來,偷偷的喝上一口,再咒罵幾句這個鬼天氣,順便詛咒一下自己為什么要當這個該死的海員。

一個清瘦的中年人平躺在二等艙的鋪位里,讀著報紙。他有著中國南方人深深的眼睛和柔和的面孔線條。在有的地方,他被人尊稱為中山先生,革命的先行者。有的地方,他孫文的名字被惡意的加上了三點水,等同於那種江洋大盜。在更多的地方,他被看作是一個滿嘴車大炮的空談家,只會發起一場又一場沒有頭腦最終卻告失敗的暴動。

他正是才交卸了美國洪門籌餉局北路委員職務的孫中山,同盟會的主席,在丹佛聽到了國內傳來的武昌起義的消息後,匆匆從美國搭船開赴歐洲,再從歐洲轉赴香港。

艙室門被砰的一下撞開了。孫中山慢慢的從報紙上轉移開視線,就看見朱卓文揮著一張紙滿臉興奮的看著他。朱卓文是孫中山的表弟,在日本起就跟隨孫中山,這次又和他一起在美國北路籌餉,再一起返國,比孫中山年輕二十多歲。孫中山一向都稱呼他是bad boy。

還沒等孫中山問他話,朱卓文已經幾乎是在高聲嚷叫:「剛才從電報房抄到的新聞,上海光復啦!」

孫中山慢慢的從床鋪上坐了起來:「英士和平書兩員大將在上海主持一切,在香港還有漢民兄照應支持,上海光復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我們這次就不用從香港轉船了,從歐洲直開上海。」

朱卓文把那張紙攤給孫中山看,疑惑的道:「上海軍政府的長官卻不是英士兄他們啊?」

兩人湊近了仔細一看,黃色的拍紙簿撕下來的紙上用鉛筆潦草的寫著幾行英文。「:chan yu。

(上海1911年10月27日夜光復,上海軍政府成立,軍政府都督雨辰)」

這個人到底是誰?孫中山搜遍了腦海中的記憶也想不起來有這么個同志。朱卓文遲疑的道:「要不就是反正的清朝官吏?上海道也不是他啊…………」

孫中山又想了一下,突然爽朗的笑了起來。他笑起來眼角的皺紋向上堆起,看起來就象孩子一樣:「不管是什么人,上海光復了總是一件好事啊。說明除了咱們同盟會,還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革命同志了。」

看著朱卓文笑著蹦著去告訴其他船艙的同志。孫中山卻看著那張紙條出神。上海是同盟會起事最有把握的地方,現在卻出了意想不到的局面。這對光復大業,到底會有什么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