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告訴我(1 / 2)

1911新中華 天使奧斯卡 3121 字 2020-05-27

「總統先生,總統先生!您今天在議會發表的演說,是不是關於東亞目前面臨局勢的問題?您會采取什么樣的方針應對目前的局勢?從北中國撤出您的軍隊么?」

「總統!總統!這次是不是要對日本發表強硬的聲明?我們在國土上面自己的軍事部署,不是日本能夠指手畫腳的!這次會強硬的反擊回去么?」

「總統先生,對歐洲承擔的義務。在日本增加了關東軍和朝鮮軍的駐軍之後,是不是會受到影響?我們都知道中國國防軍在凡爾登打出的威名。協約國已經花費了大量的資源在中國國防軍的擴大上面,將這些資源專用在亞洲的軍事沖突當中。總統先生認為這樣的舉動會不會引起協約國方面很大的不滿和針對您的行動?現在遠征軍還在如期的派往歐洲么?」

「大總統,我是上海申報的記者。對於歐洲協約國家這次無禮的聲明。您有什么看法?在我們英勇的遠征軍在歐洲為他們流血犧牲的時候。他們卻干涉我們國家內部自己的軍事布防調整事宜,大總統您是不是感到很憤怒?是不是聽到了最近輿論的呼聲?您今天的講話會對協約國家進行回擊么?會重新考慮我們承擔的協約國的國際義務么?」

當雨辰走出總統府大門的時候,門口亂哄哄的已經擁擠了大批的記者。他已經在總統府里面召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但是以他現在的地位,還是有大批未能出席記者招待會的中外記者們在等候著他的出現,看能不能從他嘴里搶點新聞。總統府外面那些身材高大的總統衛士們,知道總統一向對記者友善的態度。也不好驅逐他們離得太遠。只能用身體橫在人群和總統之間,皺著眉頭應付著這一切。

雨辰穿著一件陸軍的新式的深綠色短袖夏裝,戴著軍帽。對於身邊那些拼命湊過來,滿身都是臭汗的記者們地發問只是以淡淡地微笑來應對。幾個隨員幫他打開了一條通路,一直將他送進了汽車。記者們還不甘心的在外面高聲地喊叫著他的頭銜。汽車里面能干的總統府秘書長陳卓已經坐在那里等候他良久。看著雨辰鑽進了汽車才微笑問道:「總統,記者招待會比預想的時間要長一些啊。議員先生們估計已經等了不少時間了。」

雨辰看著窗外掠過的那些激動的人群。將自己的頭靠在了汽車椅背上面。雖然天氣悶熱,但是他臉上還是一滴汗都沒有。只是淡淡的道:「議員先生的任務就是坐在那里議論一下而已。讓他們等待一下。又怎么了?難道現在我還能指望他們來替我拿主意,應對面前這一切的局勢么?」他地聲調冷冷的,讓汽車里面的溫度似乎都降下來了一些。陳卓似乎也看出了總統心緒不是很好,收住了自己的聲音望向前方。現在的確國內國外都擾動成了一團了,總統真的能夠應付過去么?現在似乎就要在和和於戰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爭取到自己能夠獲得的最大利益。還要無視政界的退讓喊聲以及民間的強硬呼聲。作為一個做最後決定的大總統,這個年輕人現在身上的擔子可真是不輕啊!

陳卓看了一眼正在合著眼睛養神地雨辰。心里面不僅也在琢磨,這次他也許真的是不希望走到戰爭這一步?只是在中國為歐洲付出了那么多條生命,承擔了這么多的義務之後。在亞洲挑起這么一場事端,讓歐洲知道現在中國在亞洲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一一至少是很多利益需要收回!讓他們能夠在戰後的格局當中加以通盤的考慮。也許就是他最終地要求?陳卓只有這么不確定的想。在參與一場歐洲大戰的同時。在亞洲也激起了和一個已經走向軍國主義的日本帝國的對抗。這種復雜的局面,已經超過了這位秘書長所能想象得極限。這個時候,他也只能往好處揣測這位總統的心思了。在往日,他都不撣於以最深的陰謀論來推斷這位總統的作為,但是這個時候。他卻惟願總統心思簡單一點。這簡直是在玩火啊……

亞洲局勢變化到現在,已經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各國的意見這個時候卻是出奇的一致。逼迫中日兩國必須回到談判桌上面!這個時候的亞洲,不能發生協約國內部之間的戰爭!協約國家加快了和政變之後的日本關系恢復正常化的談判。迫切需要對這個國家施加他們原來具有的影響力。

協約國的政治家們和雨辰比較熟悉,他在環球訪問過程中和不少政治家還建立了不錯的私交。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還有愛德華格雷爵士。法國總統,法國總理這個時候都給雨辰拍發來了私人的電報。意思就一個,他們理解他在日本發生政變,軍政府上台之後。在北方增兵進行國家安全上面的軍事准備。但是這個時候請他在這個時候拿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政治家的氣度。在協約國的共同事業至高無上的一九一六年,千萬不要讓亞洲的緊張局勢影響到歐洲的戰局變化!在俄國已經搖搖欲墜,西線血戰不休的時候。世界再也經不起亞洲爆發一場新的大戰!這樣的變數就實在太多了。如果他們偏向中國,那么惱羞成怒,別無退路的日本會不會加入同盟國?想起要分出大艦隊的力量來對付日本的海軍。英國海軍將領就覺得那是一場噩夢!要是秉持著還沒結束的英日同盟來偏向日本來壓迫中國,那么法國是絕對不會和英國站在一起。還會得罪美國這個未來的盟友。而且中國的遠征軍隊已經是西線相當重要的一環。在1917年的計劃當中,當預料中的英法在那一年耗盡了他們的步兵力量之後。也許那個時候需要更多的,足夠驍勇善戰的中國師團,才能最後擊敗德國佬!所以看在上帝的份上,千萬千萬不要發生戰爭!哪怕在戰前給予雙方最為嚴厲的嚇阻!。

他們要求中日雙方必須立即表態,嚴格不悖地遵循中日和約那些已經經過各國背書地神聖條款。如果誰要主動在現在的局勢當中再前進一步那么就要面對協約國家地集體憤怒!他們給予中日和約,象比利時的中立條約一樣的保護!

有的時候,這種威嚇。可以讓智者停下來思考一下值不值得。但是對於瘋子來說。比空話並沒有強到哪里去。

中日的民間對協約國聯合美國的這種威嚇式的外交反應驚人的一致。都是大大的表示不滿。沸騰的風潮布滿了國內。這是中日內部地事情,憑什么要協約國家來指手畫腳?如果細究深層次的國民心理。還有些不同。日本方面是從大正初年以來,一直在國際事務上面覺得束手縛腳。好容易田中義一這個國民戰斗內閣上台了。以為能夠一舉扭轉國運,在國際上面采取強硬政策,對他們自以為能夠咬得動的中國下手。這次中國在北中國增兵備戰正是一個良好的機會,現在那些協約國家又出來叫停。他們憑什么能夠干涉日本的國運?

而對於中國民間來說,卻是一種背叛地心理。好呀,咱們聽從總統的指示。將自己最好的子弟送進了軍隊,參加了那場和咱們八桿子打不到邊的歐洲大戰。為什么協約國的義務,我們的精銳國防軍流了不知道多少血。在凡爾登拯救了你們法國的首都。現在我們國內有難了,你們倒好。為我們自己防狼地舉動都這么指手畫腳,甚至幫著日本來威脅咱們。要咱們從北方盡可能的將部隊撤出來。天底下有這個道理么?我們為你流血打仗死人,結果倒幫了一群白眼狼?兩個國家的民氣都在這個時候爆發了出來。甚至以相同的表現形式。日本方面就是出現了對田中義一的攻擊,認為他辜負了國民和軍隊的信任。而中國就是認為內閣和議會那些家伙拖了雨辰大總統地後腿,拼命的向歐美示好而不顧自己國家的利益。

東亞的這兩個國家。都是在歐洲的強勢統治下初步強盛起來的新興國家。他們自卑同時又自傲,他們還很貧窮,但是又認為自己應該擁有整個世界。他們有著同樣驚人的活力。可以在未來的世界當中展現驚人的發展前景。可惜不幸的是,亞洲只能容忍一個龍頭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