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救急如救火(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658 字 2020-07-28

「張叔從松州回來,路上多少天了?」

「沒趕耽誤,路上只走了十來天。」

為了搶時間,他沒走來時的路,而是在把利部的向導帶領下,往東北而行,翻過雪山,進入了扶州,然後順白水而下,經文州,白水匯白龍江處,換乘船只沿江而下直抵利州,再溯嘉陵江而上,經興州鳳州,過散入,入關中。到陳倉後沿渭河直趨長安。

這一路上,晝夜兼程,爭分奪秒,不敢有絲毫停歇。

十來天,幾乎是不眠不休,才終於趕回了長安。

秦琅聽完極為震驚,想不到只用了十來天,這真跟飛一樣了。

「張叔回來前,那邊情況如何?」

「我動身時,還又勸說過阿郎不妨暫避羌人鋒芒,可阿郎一意孤行,沒法,我只好趕回來求援。」

秦瓊雖說擊敗了把利部,甚至收服了他們,但連張鐵槍都不敢說把利步利是否真的就歸附了,萬一諸羌來襲,把利部臨陣倒戈,那就麻煩了。

秦瓊現在控制了嘉誠和交川兩座山寨,雖說較為險要,但秦瓊手里能戰之兵也才五百。

就算後續會有些人過去,但路途不便,也去不了多少,且再去的就是奴隸流民了,不是戰士。

確實是十分凶險。

就算把利部整個部族都真的忠心耿耿協助防守,秦瓊也不好守,可問題是這些剛歸附的把利部,根本不可信。

既要防諸羌,還要防把利部。

這一仗,秦瓊豪無勝算。

拿出地圖,秦琅簡單的估算了一下。

就算是走張鐵槍回來求援的這條近道,那也路途遙遠。

從長安到陳倉,這段倒比較方便好走。可出了散關,就不好走了,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其實指的就是從關內出關南下後經漢中入川的這段路。

如果只是如老鐵槍一樣來報信,那么當然有很多近道可抄,畢竟就算是難走的小路山路一個人走問題都不大。

可如果是行軍,那必然要攜帶輜重等,這就需要能過車過馬。

一直以來,出散關走陳倉道,都是條險道。從陳倉向西南出散關,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鳳州梁泉,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經兩當、河池至興州順政,接沮水道抵漢中,再轉金牛道入川。

就算能從利州折向西北而行,不經成都而從北面到松州,那也起碼是一千二百里以上。

「不能走水路嗎,出散關後,沿嘉陵江直抵利州,再白龍江上溯到扶州?」

說話的是秦琅義子存孝。

「看地圖上當然可行,可實際上,嘉陵江雖起源於秦嶺,從散關一直到利州匯入白龍水,再一路奔騰南下,一直到渝州匯入長江,最後東出大海,但實際上,嘉獎江上游的故道江段,險灘急流極多,就算在興州匯入了西漢水後,也有許多急流險灘。」

也正因此,古人經漢中入蜀,不得已開發陳倉道、金牛道等棧道。非是古人不懂利用水運,只是嘉陵上游確實難以通航。

嘉陵江真正的通航河段,是從利州(廣元)起,從利州段開始,嘉陵江進入平坦的四川盆地中,因此河道寬闊,水流平緩,適合航運。

但在利州上游,不管是白龍江還是嘉陵江,其實都只有部份河段能通航。

而行軍打仗,運送輜重糧草,還是走棧道更穩定安全。

「嘉陵江上灘連灘,灘灘都是鬼門關,半年走一轉,十船九打爛,這句老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就算經驗再豐富的船工,一般都不敢走嘉陵江全段,也只敢在上游某一段平緩的河道行船而已,這使的嘉陵江上游的水運航行價值很低,更不合適運兵運糧。」

不能走水路,要走陳倉道和金牛道抵利州,這會非常耗費時間。

救急如救火。

「如今之計,沒法從長安調兵和運糧草過去了。」秦琅盯著地圖,最後一拳砸到利州的位置,「只能就近從利州調兵了,希望應國公能幫這個忙。」

秦琅起身,「我先回趟長安,向太子請兵符印信,等我請來兵符印信,張超,你立即持我手書趕去利州見應國公,讓他馬上調動兵馬,准備糧草。」

「張叔,你這一路辛苦了,現在趕緊去洗個澡好好睡個安穩覺,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