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配享太廟(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670 字 2020-08-30

其它的皇帝,比如說李淵的父親李昞,若是將來新皇帝進去,就得把他遷出去。

太廟祭祀,講究是每年四時祭,一四七十一月各祭祀一次,大祭則是三年一袷,五年一禘,每一年要祭祀四次,每三五年還要大祭一次,皇帝要率百官群臣去太廟祭。

太廟里只有五位皇帝可享受這種高等級祭祀,王朝久了,沒什么特別突出貢獻的皇帝,都會漸漸移到兩邊夾室里,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另外,會對王朝那些特別有功勞的大臣,給予出配享太廟的資格,就是做為臣子死後,也能立個塑像坐在太廟里。

每一朝皇帝,都會有幾個配享的大功臣。

而每年四時祭,和三五年的大祭祀時,這些配享太廟的功臣,一樣能夠享受到皇帝親自跪拜的禮儀,百官也要跪拜。

做為一個臣子,能讓王朝的皇帝們跪拜,這在封建時代來說,確實已經是最高最高的規格了,而這樣的待遇,每一個皇帝時,頂多三五個功臣能得到這待遇。

大唐因為立國才十來年,雖說已經兩朝了,可開國皇帝現在是太上皇,還沒死,他都還沒進太廟,又是不體面的被趕下來的,所以現在還沒有人被授予過給李淵配享太廟的資格,畢竟李淵都還沒進太廟呢。

至於其它在太廟的四位皇帝,都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追封的皇帝號,所以並沒有配享功臣。

皇帝一高興之余,給秦琅開了先例,讓他死後配享太廟,陪葬昭陵,意思是將來李世民自己死後進了太廟後,秦琅死後,就能立像陪在他的太廟神位旁邊,享受四時祭祀和袷禘大祭,甚至等將來李世民死後葬入自己的皇陵昭陵後,也會給秦琅在附近留塊位置,等將來秦琅死了,就埋葬在旁邊陪伴。

陪葬皇陵,也是個榮耀,不過按慣例,每個皇帝的陵地都很大,如漢代時還往往直接設一個縣,然後遷無數豪強大戶來充實。並且,會把許多功臣、外戚等賜給陪葬的待遇,比如自己的兒子、女兒、妃子,甚至自己的忠誠的功勛重臣們,往往會達到幾十甚至數百人的陪葬者之多。

這個陪葬昭陵說出來,大家覺得還不算什么,秦琅畢竟是皇帝的嫡長女婿,就算沒啥功勞,僅憑這個,將來也是有機會有資格跟長樂公主,一起陪葬昭陵,給皇帝做伴的。

但是配享太廟,是不是有些過了?有些早了?

可李世民激動之下,直接喊出了賜秦琅死後配享太廟的話,豈還會再更改?

於是乎,秦琅就成了大唐第一個獲此榮耀的大臣。

或許是覺得這樣有些太突出了點,於是第二天,李世民又下了道詔令,特賜河間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代國公李靖、勛國公殷開山,魯國公劉文靜,霍國公柴紹六人死後配享武德皇帝太廟榮譽,並賜他們死後陪葬獻陵資格。

這六位,都是武德朝重臣,開國有大功的,除了劉文靜和殷開山已經死了,其余四位也都還在,特別是李靖,還在貞觀朝也是出將入相的。

皇帝特意把這六位,劃拉給他老爹李淵,將來配享李淵的太廟,並陪葬在還在修建的李淵獻陵。

賜給這六位大臣配享陪葬榮耀後,李世民又下旨給秦瓊將來死後配享自己太廟,陪葬自己昭陵之特權。

沒讓秦瓊配享老爹李淵的太廟和他的獻陵,卻是特別指定跟秦琅一樣配享自己太廟和昭陵,也充分說明李世民把秦瓊跟那幾位劃了界線做了區分,他認定秦瓊是他李世民的心腹重臣,而不是劃到李淵那里去。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心腹重臣,李世民並沒有馬上也給配享和陪葬的特旨。

不管怎么說,這幾道旨意,還是在洛陽朝野掀起了不小的動靜,李靖拼了這么多,最後還是沒被李世民納入自己的心腹,被推到太上皇的太廟去了,而秦瓊雖然當年也深受李淵看重賞識,結果還是被李世民劃到自己這邊。

秦瓊秦琅爺倆雙雙被皇帝賜予死後陪葬自己太廟的殊榮,也越發讓人們明白,這對父子有多紅。

使者派出不久,八百里加急又到。

野馬台大捷。

原來北山之戰的決策者雖是秦琅,可指揮者是柴紹,當然,野馬灘最終大戰,秦琅表現的更出色,他的決策指揮,使的大唐贏下了這極為漂亮的一場大戰,一舉斬殺伏允,滅掉了吐谷渾。

看到捷報上奏明的秦琅僅率五千騎,於十三萬人的吐谷渾軍中,陣斬伏允,潰敗敵軍,降十萬眾,皇帝和重臣們,都啞口無言了。

上次的北山之戰,三萬破十五萬就不得了,這次五千破十三萬,還陣斬可汗伏允,這是打的什么神仙仗?

吐谷渾一戰滅國了?

西疆警報解除。

可所有人卻突然有些茫然了,這樣的戰績,比李靖滅東突厥還誇張,李靖那是朝廷籌劃數年,六路齊出十八萬大軍,調動數十萬民夫的舉國之力的滅國之戰。

而秦琅僅以隴右之兵馬,用三月時間准備,然後打了三個月,就滅掉三千里之吐谷渾國了?

現在,要如何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