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金光門(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686 字 2020-09-28

大唐對於工商業,管控很強,其中重要的一著就是行會。

規定各行各業,都要建立行會,長安城就有整整三百六十行,比起隋朝時的二百二十行,還新增了一百四十行。

整個長安城,所有從事工商販賣交易的都必須得入行會。朝廷在各行會,都派有人負責監督管理,但各行也有自己的行會理事會,有一些行業內的大商家,擔任理事,負責管理本行業,比如制訂行業規則,協助朝廷采購相應貨物,對本行會商家進行管理等等。

朝廷只盯著這些行業大商家,然後讓這些大商家做代理人,代為管理下面的中小商家們。

就如這屠宰行,所有屠夫們都得入會,入會還得繳納會費,入會之後才有行業從業資格,並且得接受行會的統一管理。

那些理事們負責審核,同時要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出了問題,朝廷先找他們。

屠夫們加入屠宰行會後,操刀執業,一般的小屠夫只能是受人雇佣,實力再強點的則是能夠自己開個店鋪屠宰加工。而實力更大點的,能既屠宰又加工、銷售。

至於更強的商家,則是能夠控制一坊甚至多個街區的屠宰生意。

長安屠宰行就有十三家理事,由十三家行內實力最強的商家擔任,他們基本上控制了整個長安城的屠宰市場,其它的中小屠夫商家們都要聽他們的話做生意。

這十三家理事背後,其實都是一些有背景的人,比如十三家里實力最強的魏記,其實背後東家就是鎮撫司右校署令魏昶,而魏昶以前是宰相宇文士及家的奴隸,江都之變前都已經當到了郎將,後來隨驍果逃回長安,又干起了老本行做不良帥。

武德九年運氣好,碰到衛國公秦琅,拉著一起玄武門靖亂,於是從此有了大靠山,如今做了開國伯,緋袍五品。

因為有著秦琅這個靠山,魏記穩住長安屠行第一把交椅,據說魏記一天能賺一百多貫,一年起碼能賺毛利五萬貫錢。

魏記經營的鋪子,遍及長安諸坊,屠宰、分銷,生意火爆,尤其是魏記雖有靠山,但經營誠信,從不賣隔夜肉,深得好評。

其它十二家理事商,其實跟魏記差不多,背後都站著京中的勛戚豪門。不僅屠行如此,長安三百六十行,皆如此。

就如同這些運豬運羊運菜的船一樣,他們就屬於長安漕行的,而漕行是長安會員最多的第一大行會,船工、力工,數量眾多,從廣運潭到長安諸漕碼頭,遍地都是他們的人。

一名吏員接過一位漕行船老大遞過來的單子,核對過後,登記蓋章,然後揮手示意通過。

「今天送入宮的羊也多,太極宮二百八十只,東宮一百只,大安宮一百二十只······」

一名青袍九品小官瞪了那名小吏一眼,「想死嗎,這也嚷嚷?」

那小吏很年輕,剛辦這差事,倒也沒料到這也挨罵。

「宮里的用度,也是機密,明白嗎?」

「記得了,我只是好奇,吃的了這么多羊嗎?」

一名年長的老吏笑著道,「你這就不知道了,宮里可不用豬肉,所以食肉主要是羊,每日僅進十幾頭豬而已。」

當然,這二百八十只羊,也不是說皇帝一人吃,畢竟如何大唐太極宮的宮廷人員可是很多的,數千人呢。

而皇帝每天早朝,若是會開的久點,一般還要賜朝官們一頓午餐,午餐的主菜就是羊肉做的,另外皇帝身邊的三衛官,還有值班的羽林郎們,一般皇帝也會賜食的。

相比起來,東宮一天百只羊,倒也不算多,畢竟如今東宮也是個小朝廷,官吏眾多,而東宮也給諸官吏們提供午餐的。

反倒是居於大安宮的太上皇,宮里人也不算多,一天居然要一百二十只。

「宮里的貴人們多,吃羊吃羔多。」老吏又道。

羊有大有小,大的羊能出凈肉三四十斤,小羊可能也就十幾二十斤,差別還是很大的。

「一旦能夠升入五品官,不但能穿紫佩銀,每月還能有九只羊賞賜的福利呢。若是能當上三品,一月有十二只羊發。而你若是能做到二品以上,一月羊就發你二十只,另外還發豬肉六十斤。」

老吏帶著羨慕的口氣道。

青袍官也一臉向往的道,「你那都是舊皇歷了,今年聖人加恩,給京官增加俸祿,給禁軍增加衣糧。這加的可不少。一品京官,原先月俸加上雜用等一月合計十一貫錢,而這次加俸後,合計已達三十一貫,直接漲了二十貫。」

他自己一個九品小官,之前月俸是一千五百錢,現在則是一千九百一十七錢,也漲了四百多錢。

「政事堂宰相還更有優賞呢,每月俸料外又加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冬綿百兩!」

一品官月俸從十一貫加到了三十一貫,結果宰相們還另加三百貫,這確實足夠身著青袍的九品小官羨慕萬分了,「宰相們每月賞賜的羊從二十只,升為每天一只,另豬肉從月六十斤改成十頭,又每月賜牛肉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