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伏虎(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529 字 2020-12-16

難灘河不算很寬,但近期雨水多,河水挺深,雖不用架橋造船,可必須得小心渡河,畢竟深處能到胸膛。

個別暗坑處甚至能沒過頭頂。

牛見虎帶了三千人來,對方一萬二。

「我們可以半渡而擊,先讓儂天順渡過三之一的人馬過來,或是一半,然後咱們突然殺出,殺他個措手不及,就在北岸滅掉他那一半人馬。」一名參軍建議。

「對方一字長蛇大陣,咱們就斬蛇斬七寸便好,先放三分之一人馬的蛇頭過去,然後咱們再把後半段從中斬斷,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有參軍認為他們的任務是阻擊儂天順的前鋒蠻軍,為秦用將軍打溫悶垌爭取時間,所以半渡而擊,打掉對方的蛇頭已經足夠,這樣還能保證自己不會太大損傷。

畢竟三千人馬,若全放在北岸打,能夠抱團支援。而如果分成幾支人馬,分頭埋伏,到時雖能切割敵人,但也相對兵力分散,容易寡不敵眾,比較危險。

「儂天貴只是支先鋒,真正要守住靖西州,還得能頂的住儂三娘他們的五六萬大部隊才行。咱們得保存實力,不能輕易折損。」

幾個參軍各抒已見。

牛見虎沉吟。

秦琅重視情報收集分析,戰術制訂等,所以特設立了軍情處和參謀處和作戰處等,抽調了一批經驗豐富的軍官們擔任參軍,參謀贊畫,為主將提供許多幫助。

他不僅給自己的行營弄了這些參軍,也讓下面各級軍官們也都弄了一套,這樣能群策群力。

當然,這樣也會導致一個小問題,就是各種意見太多,很考驗主將的決策拍板能力了。

牛見虎有三千人,但這三千人並不都是南海艦隊的,更不是陸戰隊的精銳。他陸戰隊的精銳只有部份,先前陸戰隊在太平港登陸,分散到了鎮南關、石西、西平、高平等地,他帶著到交州,然後再沿錦江而上的,則是艦隊的水手們為主,還有李大亮分給他的一些交州鄉勇團練和蠻丁。

到平孟會師後,又得了一些高平屯丁,武安州鄉勇,甚至不少少年中男,總的來說,他這三千人馬很雜。

好在打了些仗,倒也配合的默契起來,尤其是早見過血,都還算勇敢能戰。裝備方面,也還可以,但說實在的,畢竟是七拼八湊的,比起正規府兵差的遠了。

不論是裝備還是兵員素質,訓練等各方面都差的多。

若是有三千精銳府兵在,牛見虎根本不用考慮那么多,直接三千人埋伏於峽谷里,到時沖出來把叛軍切他個七截八斷的,狠命砍就是了。

「將軍,蠻子們都是烏合之眾,更加亂七八糟,而且他們現在是大敗之下,正是人心惶懼之時,兵無士氣,相反我們連戰皆捷,如今士氣正盛,軍心可用。我覺得我們完 全可以放心大膽的把兵馬分成數部伏擊叛軍·····」

他的理由是峽谷很窄,路寬只容幾人行軍,這意味著就算蠻子有一萬二千人馬,可在峽谷里也根本施展不開來,尤其是他們那兩千騎兵,更無用武之地,根本不用懼怕。

你別說一萬二,就是十二萬,在這種地形,你也施展不開啊。

所以唐軍就算以團為單位,二百人一團的分散開來,但是從山下沖下去的時候,面對的也只是很少的敵人,甚至還能形成優勢兵力。

當敵人長蛇陣被截斷後,就更加首尾不能相顧了。

以點截線,當然是唐軍更有優勢。

蠻軍前鋒渡過了難灘河,後軍還沒進入峽谷呢。

「咱們難灘河這里埋伏一軍,待其三分之一過河,便掩殺而出,半渡而擊,先砍了這蛇頭。然後同時讓埋伏在峽谷東口的兄弟殺出,以木石堵塞谷口,把蠻子的尾巴砍斷在谷外·······」

松林里,地上被參軍們你一劃我一筆的劃的密密麻麻的。

牛見虎眼睛也越來越亮。

「很好,把我們的八百騎兵集中起來,就放到難灘河北岸,等對方蛇頭過河,就讓這八百兄弟出擊砍了這蛇頭。」

剩下兩千二百人,牛見虎按二百人一團為單位,劃分為十一個團,將他們安排進十里峽谷分開埋伏。

「約定以烽煙為號,烽煙起,同時出擊!」

三千人打一萬二千人,大家都不是什么精銳,但峽路相逢,除了勇者勝,還得依靠計謀算計。

經過一通分析之後,牛見虎信心大增,蠻軍雖眾,但在這地形里,他們一字長蛇排開,得拉到十五里以上甚至二十里,只要他們刀快,蠻子首尾根本難以相連,借助峽谷特殊地利,蠻子就算想首尾相顧,也不可能。

「好好打,打贏了,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