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經略相公(1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683 字 2021-01-14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貞觀俗人最新章節!

此時,廣州通往中原,已經打通了四條商路。

最新開通的大瘐嶺路也叫梅關路,這條路最新,卻也最便捷。

第二條路線,則從湖南郴州越騎田嶺,沿北江支流武水經樂昌到韶關,再順新疏通的北江航道南下抵廣州。這條路線,也是這次新拓寬加修的,與大瘐路同時開工,同時完工。

第三條路,由湘江支流瀟水上溯至九嶷山,出陽山關後,沿北江支流連江經連縣、陽山到英德,再順水下至廣州,這條路也是新拓修的,稱為連郴路。

第四條路,則是傳統的湘桂走廊,當年秦始皇南征時打通的。

從湘江南下翻過越城嶺,經靈渠入漓江抵梧州,再轉入西江至廣州的桂州路。

原本廣州通中原的陸路,僅湘桂走廊,道路遙遠,特別是漓江靈渠一段,更是經常擁堵,使的商貨不暢。

秦琅打通了大瘐梅關路,又拓修了兩條連接湖南的新道,一時間,獨木橋變成了四路通暢。

往來過嶺的商貨再也不用擔心擁堵了,西江、北江,以及嶺北的湘江、贛江,這四大水道,便形成了黃金水道。

再加上海上航線,現在廣州是五脈俱通。

廣州港的工商更加繁榮,甚至還帶動了湘江贛江、西江北江沿途地方,南下的礦石、鐵料、絲綢、瓷器,北上的糧食、白糖、鐵器等,日夜不斷。

以往五嶺一帶,群山連綿不絕,交通不便,窮鄉僻壤,盡是些山蠻南夷,現如今一個個也沾光開始發展起來,也不再相互劫掠,搶奪孩子人口販賣了,各個都或開礦或跑運輸或開店,腰包也鼓起來了。

當然,這也與沿線新設的四條驛站線有關,秦琅可是沿著這四條商道驛線,駐扎了四路嶺南鎮戍兵,修築要塞、碉堡,並移民屯墾,大量的新移民涌入山區,開礦、墾田,屯兵屯田。

山蠻們想再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兼職山賊,也難了。

商人們現在經過這幾條路線,有時都可以直接夜宿在路邊,再不用擔心劫匪,廣州府的靜海軍,桂州府的靜江軍,那都是巡邏不斷,敢有為匪搶劫者,下手可是非常狠的。

總的來說,在長孫復這些很早就已經南下的中原商人們看來,嶺南的經商環境越來越好,商路也越來越通暢了,現在每年都有無數的中原商人、豪強跟著南下,但對早就南下的他們來說,最好的肉已經被他們劃進了碗里,並不用擔心。

甚至中原來的人越多,這邊越興盛,說個簡單的例子,他們這些人不僅占據了最好的買賣,那些新來的就算要做點其它的,想喝口湯,也得先拜過他們的碼頭,甚至得讓他們抽一頭。

當然,這一切,其實都跟衛公坐鎮嶺南,對工商的大力扶持有關,大環境好,所以大家都活的滋潤。

現在衛公要回長安了,大家心里總有些不安。

「你們說衛公這次回京後,還會回來嗎?」

「肯定還會回來的,短則三兩月,長則最多半年,按慣例,先帝會在秋後安葬獻陵,衛公應當會在事情結束後返回嶺南。」長孫復摩挲著義興紫砂小茶壺,「嶺南這幾年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如今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俚僚蠻依然經常做亂,甚至如馮冼陳寧楊高等豪強,也一直有些蠢蠢欲動,沒有衛公,只怕其它人來也鎮不住,你們忘記了黨仁弘和周紹范兩位刺史怎么沒的?」

嶺南如今表現上還算平穩,與秦琅的強力手腕分不開,這位帶著千軍萬馬,無數戰艦來的秦相公,前後可是開刀殺了不少人,什么光明教、鷹巢,什么走私海商,什么叛亂俚僚,溪垌蠻,更別說平句町之亂,更是殺的人頭滾滾,左右溪和儂河據說都被血染紅,被屍體堵塞。

而另一方面,這位衛公也並不只是一味的屠殺威懾,他比黨仁弘等強的地方,就在於他一手拿刀砍人,一手卻提著錢袋子,興工商,開海貿,拉著嶺南的這些俚帥蠻王各地豪強大戶以及海商們合作。

開礦山冶煉,種甘蔗制糖,種棉花織布,造海船貿易,工商貿易大興的同時,給這些地方的舊勢力也留足了好處,同時引入中原的這些勛戚新貴、舊閥豪門南下,重新分配利潤,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在原來的那個盆子里搶嶺南人的食,而是把餅做的更大,分的人雖然多了,可每個人能分到的其實比以前多的多。

正是在這種有力的手腕下,馮寧陳等俚帥,還有談殿等蠻王,雖然一直有些蠢動,可一直沒動起來,就在於他們本身內部也都無法達成一致,在這些利益面前,想要掀桌子實在需要太大的勇氣。

秦琅的強就在於他能硬能軟。

而且他是皇帝寵臣,在皇帝那里有著無比的信任,想用其它的法子把他調走都能,更別說如對付黨弘仁一樣下套玩陰的,而直接狗急跳牆如對周紹范一樣下死手,更不可行。

在廣州盤踞多年的光明教,還有著鷹巢這么強力的刺客盟,結果都還是在秦琅手下灰飛煙滅。

而秦琅一面大興工商同時,又在嶺南迅速的組建起了鎮戍體系,大唐朝廷在嶺南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南海上航行巡邏的水師艦隊,更是讓嶺南的這些俚帥蠻王們,越來越生不起反抗之心了。

過去中原商人南下,還得給馮寧等各家孝敬,得接受他們的盤剝分成,但是現在,反過來了。

馮寧等地頭蛇,如今也得爭相討好他們這些過江龍,因為他們掌握著更多的資源。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秦琅。

「桂州西邊的都泥江(紅水河),潭水(柳江)一帶的僚蠻還在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