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猛將廟(1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701 字 2020-06-05

「萬萬不可!」

兵曹參軍王利涉大聲反對。

李瑗怒目而視,一個小小的七品兵曹也敢高聲反對他,「汝要反乎?」

王利涉官職卑微,他本是隋朝河北地方小官,後被竇建德俘虜歸附,再到後來竇兵敗歸唐,到如今也不過是個七品。不過他雖官職低,只是運氣不好當初跟的是竇建德,並不是能力不足。

「大王,京都朝廷有詔令至,大王不肯奉詔而擅自征兵,此為反矣。因此,屬下以為,當前須改易法度,以權宜應變,先定眾心。」

王兵曹這番話其實跟王君廓先前提的有些類似,就是你李瑗既然不肯奉詔又擅自征兵,這就是確切的謀反了,那么這個時候你就應當跳出大唐朝廷體制,你要想辦法,比如打出一個旗號來。而現在李瑗恰相反,他既不奉詔又擅自征兵,本就已經是謀反了,可卻還要用他在大唐的官爵職位來征召州縣兵,那么這豈不矛盾?

一旦刺史、都督們不肯聽令,到時怎么辦?

王利涉確實是個很有見地的人,他對於河北的形勢很清楚。

隋亂以來,最先是羅藝割據幽州,與竇建德、高開道等人對抗,後來羅藝歸附大唐,被授予幽州大總管之職,管轄三十九州軍事民政。在後來朝廷平定河北之後,羅藝被征召入朝,幽州大總管府改為幽州大都督府,但轄州已經從原來的三十九州降為了十七州。

原來的諸州里又新建了數個都督府。

不僅僅如此,朝廷派李瑗接替羅藝來做幽州大都督,可李瑗本身沒有什么威望能力,故朝廷派了猛將王君廓來。

可實際上此時的河北,各方勢力錯綜復雜,李瑗在河北雖是職位最高的,可並不能管轄整個河北,就算是他管轄的那十七州,他也只能號令李建成的人馬。其余如李世民的人他就很難調動。

更別說還有原來羅藝的許多舊部,羅藝雖說入朝後跟太子關系好,可實際上羅藝的人馬向來是自成一系的。

之前李瑗以幽州大都督的身份還勉強能壓住這各方人馬,可現在他敢造反,那么下面那些都督、刺史們,尤其是李世民和羅藝的人未必就會聽他的了。

王兵曹一語便指出了問題核心,諸州刺史或有逆命,王征兵不集。

他已經確定,李瑗以大都督的名義征兵,下面肯定不會附從。

本來挺不高興的李瑗一聽,又覺得挺有道理。

「王兵曹有何高見?」

「大王,山東之地,先從竇建德,豪酋首領,皆是偽官,今並黜之,退居匹庶,此人思亂,若旱苗之望雨。王宜發使復其舊職,各於所在招募兵馬,諸州倘有不從,即委隨即誅殺。此計若行,則河北呼吸可定。然後分派王詵北連突厥,道自太原,南臨蒲、絳,大王整駕親詣洛陽,西入潼關,兩軍合勢,不盈旬月,天下定矣!」

王利涉官低職卑,但在河北多年,對天下的形勢卻有獨特的見解。他反對李瑗直接征召各州縣兵馬造反,而是提出了一個更好的建議。

即河北這個地方,就算到了現在民心也並不歸附大唐。當年竇建德在河北很有人心民望,竇建德中原大敗後被俘,李淵放了王世充卻獨殺了竇建德,接著又派官吏對於原竇建德舊部大肆追究,對河北百姓也十分苛刻,導致最終河北亂起。

劉黑闥兩起兩敗,可時至如今河北豪強們依然很不甘願心服。

因此眼下李瑗只要打起反唐的旗號,或是清君側為廢太子報仇這樣的旗號,給那些原竇建德、劉黑闥手下的舊部們封官授職,讓他們招募兵馬,那李瑗就能得到一支既能戰,又願戰的精銳大軍。

到時以這支軍隊再去威逼裹挾唐朝在河北諸州的都督刺史們出兵順從,如果有人敢不順從,便干脆讓河北兵把他們殺了,奪其城池,搶其印信,節制其兵。

等那時,派羅藝舊部,現幽州長史、北燕州刺史王詵越過太行山,出兵河東,聯合突厥,聯兵南下,直抵蒲州、絳州。而李瑗率大軍則從幽州南下,一路打到洛陽去,最後兩軍兵臨潼關,殺入關中,奪取長安。

這計劃,確實是挺不錯的。

當然,究竟能不能如他所願,卻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比如竇建德劉黑闥當年的舊部雖然還有很多,但幾次大戰,許多猛將也早就被絞殺殆盡,剩下少數人,其中部份歸附了大唐,如原左仆射齊善行降唐後便成了秦王府左二護軍,還有程名振等,也有一些不願意再出來的,就呆在鄉下耕地種田,如劉雅、蘇烈等。

當然也還會有些心有不甘有機會就願意出來做亂的人,但這些人現在有是有,可既不算多,也不算強。

畢竟強的人,隨著劉黑闥兩次反唐後,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眼下不是劉黑闥起兵的時候了,大唐進入河北已經有五年時間了,雖然經歷過武德四年和五年的兩次劉黑闥叛亂,但距離平定叛亂也已經有四年了。

這四年,大唐在河北日漸穩固,尤其是二次平亂時太子掛帥,聽從了魏征等人的建議,以招撫為主,鎮剿為次,一改以前的苛政,使的不少河北人漸漸歸從歸附大唐。

這也是剛才王利涉提出要打出清君側,為舊太子報仇旗號的原因,李建成在河北比李世民更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