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開放者(1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645 字 2020-06-05

新年已過,可朔風依然呼嘯而來,絲毫看不到半點春意。

草木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唯有寒梅傲迎風雪。

季節仿佛凝固,不再轉動。

唯一的好消息是豐州商號已經開始往長安運送黑色的石炭,這些黑色的燃料讓長安的君臣和百姓們都贊嘆不已。

現在長安最火爆的商號,莫過於豐州商號在城里的炭場。河套露天開采的煤炭,通過黃河冰面上的冰犁運到了千里之外的靈州豐安軍碼頭,在那里轉運上雪撬,再經原涇豳諸州運抵長安城外。

城外的煤場則將這些運來的煤經過粉碎、過篩,然後再和以黃泥攪拌,最後用模子做成蜂窩形狀,晾干之後,便成了一個個便於燃燒也易於運輸的蜂窩煤。

這些蜂窩煤每天被黑色的四輪馬車日夜不停的運入長安城中的各個坊里的煤場。

百姓可憑煤票付錢采購到定量的用量。

蜂窩煤的興起,也使的現在長安炭火爐子也跟著大賣。

秦琅騎馬走在長安街道上,能看到鉛雲低垂的天空下,四處彌漫飄盪的煙霧,長安十數萬家煮飯取暖燒水已經大量使用煤,煤煙裊裊,還帶著股子柴火沒有的刺鼻味道。

不過相對於這點異味,百姓們能享受到廉價的溫暖已經很滿足了。

持續的寒流,不斷的霜雪,早就讓長安的薪炭價格一路高漲,一般的百姓都已經用不起柴了,柴炭成了一筆極大的負擔,現在煤球的價格相比之下低廉許多,還不怎么占地方,又耐燒,因此這點異味根本算不得什么。

秦琅尋思著,經此開端,只怕以後長安就離不開煤了。

等開春解凍之後,到時用船從河套運煤到靈州豐安,再用車馬運煤到長安,這條線路能否保證越來越大的煤炭需求呢?

幾輛運煤的四輪馬車從秦琅旁邊經過,秦琅看著那比普通兩輪馬車更大的車廂,不由的在想,是否要建一條軌道?

這種四輪馬車采用雙馬挽車,裝載量是過去普通兩輪馬車的數倍不止,說來也是奇怪,過去華夏並沒有成熟的四輪馬車,就算有,也只是極簡單的四輪馬車,相當於是兩輪車的加大版,它缺少真正四輪馬車的關鍵技術,就是轉向技術。

中國古代的四輪馬車,是典型的不能轉向的,想轉向只能生拉硬拽,非常效率低下,因此這種四輪馬車一般就在特定的場所用來裝載重物。

而真正的四輪馬車,其實是在前輪安裝了一個差速器。不過差速器的技術,現在西方也沒有,但是羅馬波斯等國用的是一個簡單的法子,他們的四輪車前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後面的車架架在前面車架上,由一根立軸連接,實際上是兩個兩輪車的組合,用這種笨法子倒也解決了難題。

現在秦琅就是把這個技術弄了過來,搞出了新式四輪馬車。針對不同的需求,還設計制作了不同的四輪馬車。

比如可以裝載十幾個人的四輪大蓬車,可以裝載三千斤以上貨物的高輪重載車,還有舒適乘坐的四坐或六座四輪車。

這些四輪馬車普遍采取了前輪小後輪大的設計,以便於前輪轉向。

轉向問題解決後,四輪馬車的優勢便體現了出來,車身和載重不再由馬負擔部份,這樣馬只需要負責往前的拖拉力就行了,而不像兩輪車一樣,車架架在馬身上,馬實際上還要承擔一部份向下的壓力。

故此一般的四輪車,一匹馬就足夠了,而高載重大車,也只需要兩匹馬,而且馬也比較輕松。

甚至這些四輪大車比起兩輪車在野外跑起來還快速還輕松。

秦琅剛開始搞這四輪馬車的時候,老程他們還不願意搭伙,覺得這玩意沒搞頭,秦家自己搞起來後,效果驚人,如今訂單滿滿。

老程都捶足頓胸的後悔不已,尤其是他從秦家訂購了一輛豪華版的四輪敞篷車後,這種可以把車蓬打開和收起的新式馬車,坐起來居然還有減震效果,極為舒適,就更別提多懊悔了。

運煤四輪馬車的車夫位置在前面,座位十分的高,這種重載車的車輪也采用的是高輪,更顯高大。

車夫遠遠的向相鄰道路上的秦琅行禮。

秦琅也笑著點了點頭。

他打量著那馬車,發現這輛馬車滿載著三千斤的煤球,結果兩匹突厥馬依然拉的很輕松,並不顯吃力。而馬車的車夫趕著車,也一樣輕松。

高車輪,高車廂,廂頂還蓋有蓬布可防雨,又可防止煤撒落弄臟街道。細看車輪,能看到木制車輪外加了一圈鐵條加固,畢竟是重載車。

他在想著,是否應當在長安城修一條鐵軌呢?如果采用鐵軌,那么馬拉起來就更輕松,一匹馬就能拖運這重載車,甚至可能把車廂延長,如火車樣的數節車廂。

許多礦上,不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嗎?

不過仔細想想,秦琅打算暫時不在長安城里搞這個,但可以先在煤礦上和碼頭、煤場等地先試用。

那些地方用處更大,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