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皇商(1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835 字 2020-06-05

平康坊里,最近連續開了幾家新商號,各自都建起了會館,掛牌營業。

長安商號,洛陽商號,廣州商號,交州商號以及桂州商號,五家新開商號緊鄰著豐州商號駐京辦事處。

新開的五家商號,都是由秦琅派出的管事在主持,商號也幾乎是公開性的表明背後是東宮牽頭的。

除了沒有直接在商號前加個東宮外,並沒有怎么藏著掖著,反正就算是皇帝也早知曉其中詳情,也並沒有多說什么。而且因為這次五家商號,都或多或少的吸收了一些士族官員們入股,所以也沒幾個人來噴什么預於工商,與民爭利這些了。

五家新開商號從名字上,就能知道各有側重。比如秦琅之前開的豐州商號,其實就是側重在河套塞北地區經營,主要是搞牛馬牲畜皮毛草葯收購,以及皮革毛紡加工等這塊的。

廣州商號,主打的是造船、航海貿易,交州商號也是海上貿易加上蔗糖、香料經營,桂林商號則主要是中原與嶺南的陸上、內河貿易運輸,以及礦產、奴隸貿易。

長安和洛陽商號,主打的外貿生產,如洛陽鞏縣瓷窯,洛陽絲綢紡織,此外,這兩個商號還對應了兩個大項目。

長安商號對應的是大明宮營建項目,洛陽商號對應的是洛陽宮修復准備項目。

一開始,秦琅找老程等談說承接了大明宮的修建項目,太上皇和皇帝撥給他四十九萬貫錢,要求三年建好後,老程還以為他在開玩笑。

四十九萬貫錢,三年時間,還沒有免費的民夫,如何能修的好?

就算將作監和工部全力配合,提醒技術支持,協助工地管理,也做不到吧。

秦琅跟老程雖然年紀相差很大,但是關系挺好,兩人勝過親爺倆,好多話都是直接說的,有一說一。

秦琅把自己的計劃跟老程細細一說,老程聽了眼睛直冒光,覺得這似乎可以一試,於是乎,長安商號應運而生。

和之前為改造懷遠三坊而開設了建設商號一樣,這次也是拉了許多家一起進來,東宮打頭,翼國公府主持,盧國公府、齊國公府還有趙國公府等紛紛加入。

秦琅現在長安城的名頭還不錯的,雖說好多人家暗里其實很眼紅秦琅,甚至有不少暗里詛咒秦琅的,但秦三郎人紅啊,做什么事情都很順,不說當官了,就是做生意也總能大賺,於是沒誰會跟錢過不去。

秦琅呢,也不在乎多帶幾個人賺錢,反正也不是白帶他們分錢,各家加入,也都是要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利用他們的人力和技術的。

長安商號成立後的第一件事,秦琅先派人去將作監把大明宮的圖紙先拉了過來,第二件事,就是開始分設項目組。

接著就是招商招標了。

負責平整工地的項目組,負責挖渠道暗溝的項目組········

當然,整個大明宮項目,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大殿所需要的那些百年以上的名貴巨樹來做梁柱,這需要從遙遠的地方運來。

本來按傳統,這些木材肯定是得派人到蜀中去砍伐的,可秦琅卻覺得若按老辦法來,工期上來不及,耗費上也太大了,所以最終他一改計劃,提出派人到交州去伐木運來。

交州就是後世的越南河內,其境內的紅水河,那可是一條重要的內河水道,甚至在很早以前,就可通往雲南,聯結四川了。

其水運可從交州海邊直抵雲南紅河建水縣,再經陸路抵達昆明。

這條水運河道是很厲害的,而紅河水道流域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從附近完全可以砍伐建大明宮殿所需要的那些名貴且巨大的樹木。

河岸附近就近砍伐了這些樹木後,便可直接順江而下,抵達交州海口,然後裝上海船沿海岸至長江口或是杭州港,經大運河運入洛陽,再入關中長安。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提議。

其實從蜀中伐木,也是要利用長江水運的,只不過因為蜀中名貴巨木砍伐的多,靠水易於入江處的合適樹木稀少了,不比交州那邊更便利。

交州的紅河能通航水運的有一千八百里,水上能走一個月,沿河兩岸有許多未經開發的森林,有大量秦琅所需要的木材,比起蜀中的易於砍伐,也更易於運輸,雖說路途肯定要比蜀中的遠,可運輸難度卻反而要低。

紅河、沿海、運河,這全程水運,會讓這些巨木的運輸時間和成本,成倍的縮減。

而且秦琅還有一個打算,就是借此機會在交州伐木後,等砍完這些大明宮所需的木材後,還可以繼續接著在交州紅河邊砍樹運回交州和廣州造船。

而伐木和造船業若是興起,勢必也會帶來一些其它的產業的興盛的。

長安商號的會館里,秦琅召集幾十位管事議事。

這些管事不僅有來自秦家的,也有來自其它許多貴族家的,都是商業上的能手,個個經驗豐富,這些人也算是秦琅讓那些貴族加入商號的一個重要原因了,要突然拉扯起一個大攤子來,光有好的決策和計劃是不夠的,還必須得有一個優秀的執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