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邊功(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649 字 2021-03-27

「聖人,老臣以為秦琅此計劃太過,吐蕃狂妄入寇松州,然則在松州碰的頭破血流,這已是得了教訓,現在既然他們請罪求和,那自然應允,豈能一邊假裝應允和議,一面卻又調兵遣將的暗里計劃伏擊?」

「吐蕃雖狂妄,但我大唐不能無信也,況且秦琅之計劃,臣也不認為就是萬無一失的,河曲羌地,本就偏遠不毛,集結數十萬兵馬,豈是易事?再者,若按秦琅計劃,要聚集劍南、山南、雲南,以及關中隴右青海的諸路兵馬,再加上諸羌兵馬,甚至還要發河西、安西之兵,請問,這得耗費多少錢糧?」

「吐蕃既知罪求和,當應允也,非要用兵於邊荒,耗費巨大,且到時如此大戰,就算勝了,又得死傷多少將士,朝廷得花費多少撫恤傷殘?再者,戰死就不能復生,生養一人到養大,再到培養訓練成一個精銳將士,得花費多少年時間,多少錢財?」

「臣今日斗膽,要批評聖人,近些年已有窮兵黷武的傾向了,大唐是強盛了,可也並非就已經強到能窮兵黷武的境地,況且就算真強盛到那種實力,也不該有窮兵黷武之念,前朝時隋文帝統一天下,結束三百年之分裂動盪,重開太平,建開皇之治,讓天下重現太平盛世,然煬帝繼位不過數年,便開始東征西討,最後結局聖人也是知道的,難道如今聖人想重蹈覆轍?」

這話說的很不客氣,也一如繼往的是蕭瑀的風格。

本來心情挺好的皇帝,也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偏偏蕭瑀才不管你皇帝的喜愛,他既然開了口就不會停。

他態度鮮明,堅決反對秦琅的這個聚殲吐蕃計劃,認為不合適,不是從軍事角度反駁,而是從其它各個角度反駁,你皇帝同意那就是窮兵黷武,就是不仁,就是無信,就是不顧天下百姓死活,就是楊廣那樣的昏君。

而秦琅是個戰爭販子,故意制造戰爭以謀功績。

不管打的贏打不贏,都不該打,就算真能滅掉吐蕃二十萬眾,也不能打。

雖然有些胡攪蠻纏,可確實又是有些道理的,而且蕭瑀的這種觀點,其實在朝中還是很有市場的。

吐蕃都已經吃虧了,也意識到大唐的強大,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今肯來請罪議和,那就接受啊,不戰而屈人之兵,多好。

為什么非要打,打仗不死人啊,打仗不費錢糧啊,哪個兵不是爹生娘養的啊,而且你憑什么就認為一定能贏呢?

李靖站一邊沒吭聲,他雖然是兵法大家,從軍事角度上能夠證明秦琅計劃有很大可行性,成功性很高,但人家蕭瑀又不是說打仗,人家說的是其它。

「請聖人下旨往松州駁斥秦琅的好戰之念,令其立即接受吐蕃請罪,最好是干脆召回秦琅,讓他繼續去職丁憂守孝,朝廷另派使者前去松州負責和談之事。」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

當初秦瓊一直上書說吐蕃威脅論,要朝廷先發制人,積極干預,甚至曾有過請朝廷出兵蘇毗,助蘇毗復國的計劃,只是這事李世民一直沒同意。

一來是當時吐蕃雖有潛在威脅,但遠不如突厥、吐谷渾的威脅大,就算是隱患,也不如高句麗甚至連契丹都不如。

另一方面,也是有蕭瑀等當時的朝中宰相們的堅決反對,那時起蕭瑀就覺得對吐蕃這種相隔十萬八千里的小蕃,根本沒必要理會。

大象總不會因為一只螞蟻對他懷有敵意,就追著這只螞蟻踩吧?

而到如今,吐蕃真的入侵大唐了,可一出手就敗了,蕭瑀更認定吐蕃絕不是大唐的威脅,只是一群不自量力的狂妄蠻子罷了,對這樣的蠻子大唐守好邊境就行了,哪用的著如此興師動眾,要集結征召幾十萬人圍追堵截?

就算真在河曲一戰滅掉這二十萬吐蕃眾,又能如何?

難不成大唐還要接著揮兵進入雪域高原,把那什么勞什子吐蕃給占領了,然後設一個吐蕃道或是邏些道?

就那種鬼地方,現實嗎?

連吐谷渾這樣緊挨著大唐的胡地,朝廷現在控制的都也是勉強,那個還更遠的吐蕃,能占嗎?

舉個現成的例子,朝廷滅東突厥後,不也只是能把漠南之地控制,甚至只是控制長城以內之地,長城外的漠南之地,不也還是以安置突厥人游牧為主嗎?

至於說漠北,朝廷滅了突厥也只是便宜了薛延陀人,又養出來個白眼狼罷了。

所以嘛,這吐蕃不比漠北好哪去,干嘛非要跟吐蕃死磕,就應當同意他們請罪求和,訓斥一番,然後讓他們回雪域高原去好了,以後就讓他們安心當個大唐藩屬不很好?

蕭瑀的這個觀念,還得到了旁邊陳叔達、楊恭仁、楊師道、宇文士及等致仕老相公們的贊同。

深入不毛去打已經認錯請罪的吐蕃,還不如調點兵去西域敲打一下高昌的鞠文泰呢!

起碼高昌還扼守西域門戶,占據絲綢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