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七百九十一章 剛需(2 / 2)

大數據修仙 陳風笑 1563 字 2021-06-11

「可以的話,我們當然想從頭吃到尾,」陶學長卻是表示,「省里的醫療資源不太豐富,不代表以後一直會這樣,我也有信心帶領大家增強醫療資源,提升醫療實力。」

「你跟我說這個沒用,」馮君笑著搖搖頭,「我一般都不參與分配,給你十台也算破例了。」

「既然破例了,那就再多給點唄,」陶學長死纏爛打,「我終究是你的學長,給個面子嘛。」

「就因為是學長,才適當地照顧,」馮君笑著回答,「我可不想被人說拉幫結派。」

不過不管怎么說,學長的死纏爛打還是生效了,馮君最後答應送二十台營養艙過去——再多是真沒有了,你要是還不滿意的話,這二十台我也不給你了。

聽說陶學長弄走了二十台營養艙,楊玉欣這下不答應了,找到了馮君表示,我們錦城可是有華夏最頂尖的醫院,總共也才不到六十台營養艙,你給了黔省,總不能忘了錦城。

馮君無奈,又許了她五十台,「再多真沒有了,小心別人說你山頭主義。」

話音未落,江夏大學的人來到了洛華的山門,馮君安排了好風景出面接待,「就說我不在,如果他們要營養艙,拖上幾次……最後答應三十台就行了。」

相較應對這些化緣者,馮君更有興趣知道,這斷肢再生葯劑的效果如何,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去一些醫院看了看。

有的醫院使用的還是他從聯邦帶回來的「原裝」葯劑,但也有醫院已經使用上了黔省或者江夏的葯劑,相對而言,黔省的葯劑市場份額更大一些。

這主要是因為,黔省在葯劑生產方面,搶在了江夏的前面,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是想一想這項目是陶學長親自引入的,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黔省人打造醫療產業的決心,也是不用懷疑的。

不出馮君所料的是,大部分醫院為了控制人流量,也是設置了價格門檻,費用貴得嚇人,雖然國產葯比原裝葯便宜三分之一,可那價格依舊是一般人家無法承受的。

然而就算如此,排隊等待治療的依舊是人山人海。

馮君甚至聽到了好些例子,有不少人是真的錢不夠,但就算借錢也要治——這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如果他們的手腳能長出來的話,就有信心賺到足夠的錢來還債。

這其中有運動員、手工藝者、程序員、書法家……甚至還有遭遇了車禍的外科醫生。

馮君這才深切地意識到,斷肢再生還真不僅僅是殘疾與否的問題,對於很多靠手藝吃飯的人來說,這是涉及能否獨立生存的剛需!

看來還得加快弄一批營養艙過來,馮君暗暗地下了決心,同時他通過楊玉欣,弄到了全國肢體殘疾人的大致數量——將近五百萬人。

這么算下來,一台營養艙一年差不多能救治十五個殘疾人左右,就算有十萬台營養艙,讓所有殘疾人長出手腳,也要花費三年多的時間。

不過真要買十萬台營養艙的話,三年一過,營養艙的使用效率會大幅降低。

雖然這可以通過接納國外病人來解決,但是馮君認為,沒必要為了指望賺外國人的錢,導致各家醫院利潤下滑——患者減少的話,必然會引發降價競爭。

這跟劣根性什么的無關,純粹就是市場的自發調節。

必須承認,馮君是個小集體主義情懷濃厚的家伙,癌症護理中心不具備復制性,實行價格門檻是必然的,但是斷肢再生的治療可以復制,他就恨不得把這治療納入醫保。

不過要是外國人的話……那還是應該賺取「合理的」利潤。

為此他又認真地推演了一下營養艙,發現滲液、有效物質快速蒸發不是完全無解的,保溫高壓等環境也不是完全不能模擬。

所以他推演了三天之後,拿出了一個「簡陋型」營養艙的方案,工藝比較復雜,但是制作起來並不難,只不過這種簡陋型的比較容易損壞,基本上也只能使用一年左右。

關鍵是制造費用並不高,一台也就兩三萬,批量制造的話,價格還能更低,就算賣到醫院賺取百分之五十的利潤,每台設備每天的使用成本也才一百多塊錢。

馮君原本是想把方案拿給林美女——他實在不想為這事兒分心,不過嘎子插了一句嘴,「君哥,為啥不把這生意給了家輝哥?」

(更新到,掉到第五十名了,現在是月中,有人看出新的月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