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私人家宴(2 / 2)

農家仙田 南山隱士 1699 字 2020-07-27

李青雲摸著下巴思索著,覺得應該先干出點成績,讓父母感到臉上有光,也能堵住村里人的嘴。

就在這時,突聽院子里傳來一個大嗓門的聲音:「哎喲,嫂子做啥好吃的呢,香味都飄我家去了,口水直流,忍不住來看看。我家那婆娘手藝能有嫂子百分之一,我就樂歪嘴了。這菜可真豐盛,來客人了?」

陳秀芝的腔調也很響亮,在廚房里邊忙活邊說話:「是村長兄弟啊,到堂屋里坐。呵呵,你看你,想吃帶張嘴就行,還拿啥東西,怕不嫂子不給你拿筷子啊?嫂子沒這么摳門吧?」

「啥村長啊,嫂子喊我小六子就成了。前幾天聽說福娃侄子回來養傷,說來看看,但一直沒時間,鎮里喊我去開會,昨天晚上才忙完。這不,今天中午就過來了。」村長繼續客氣道。

李青雲從里屋走出來,迎一迎村長。李家寨的村長叫李天來,矮個子,胖敦敦的,挺了個大將軍肚。模樣長得也很清奇,腦袋尖,臉卻渾圓,還留著小平頭,這樣一來,顯得腦袋更加尖,臉更加圓。

模樣長的不咋樣,不過能耐不小,年輕時能打能鬧,人不**份,但對村里人頗為照顧。遇到村與村之間的矛盾摩擦,他第一個沖鋒,抄家伙就上,帶領同村男子,硬生生打出一些名氣,在李家寨也站住了腳。

在農村就是這么回事,只要夠霸氣,能夠讓村里人信服,就能當村長,而且村長和村支書往往還是同一人兼任,權利不小。不過村會計卻是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擔任,同樣是全村村民選舉出來的,但某些時候,村民更信任會計多一些。

李家寨的村會計是李青雲的四爺爺,名叫李春易,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啟蒙教育是孔孟學說,為人正直、刻板、守舊。以前在鎮公糧站做會計,後來不交公糧了,在村里做會計。

村長李天來和李青雲家並沒有血緣關系,祖上五六代也沒有血緣關系,在農村這叫「不同門」,也叫「不是一門的」。解放前,一門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大宅門,到分家時,分到一個巷子里,或者附近,都是一個老祖宗,平時不管有多大矛盾,如果遇到外門的人來欺負,那一門的人肯定一起上。

平時李天來到李青雲家里走動不多,更別說提著禮物上門,准是看鎮長、所長的面子。

李青雲掃一眼他手中的禮物,竟然是兩箱瀘州老窖,是幾年前的老酒,商標已有些灰暗潮跡。看病人來送酒,只有這樣的極品才能說得出來。

「叔呀,屋里坐,吳鎮長和劉所長在里面說話呢。」說著,李青雲接住了禮物,算是給了他面子。在農村客人帶禮物來,你不接一下,就有看不起人的意思。

「有幾個人啊?洪副鎮長在不在?」村長李天來賊兮兮的小聲問一句。

「四個人,加上鎮長助理和司機。那個姓洪的走了。」過些天蓋房子還需要村里蓋章,再加上村長名聲還不錯,李青雲對他也很客氣。

「走了?走了也好!那家伙酒品不好,我怕他喝多了在村里撒潑!哦……鎮長怎么來你家了?要不是你們釣魚回來時我剛好瞧見,打死我也不信。」村長又小聲嘀咕幾句。

腳步都快跨進堂屋門口了,李青雲沒時間再回答,只沖堂屋喊了句:「爸,村長來了,你們聊。我去幫媽做幾個小菜。」

有外人在,和吳筱雨說不上私話,那些官場道道他不喜歡,聽著費勁,還不如燒鍋做菜爽快。

這幾條魚太大了,好處理,卻不好做菜。今天人多,只好做大份菜,省得不夠吃。不多時,幾道山野大菜已經出鍋。麻辣鯰魚鍋、酸菜黑魚、全椒野豬肉、清燉甲魚湯,那條紅鯉魚因為刺多,又怕和別的魚做法重樣,用松鼠花刀處理後,拍干粉炸熟,淋上調和好的番茄醬汁,做成了松鼠魚。這是幾道主菜,小菜主要是農家蔬菜,再加上兩個野菜,配成十菜兩湯,色香味俱全,擺滿了八仙桌。

「哇,阿姨你的手藝太棒了,不開家大飯店真是可惜嘍!這個鯰魚鍋子好吃……你們也吃呀,別光看我吃嘛,大家一起動手,才有滋味。」面對美食,吳筱雨一點也沒有鎮長的架子,和普通女子沒什么區別,不過她倒是不忘招呼大家吃飯。畢竟她的地位在那擱著呢,她不主動開口,一些人還真放不開。

這是私人場合,如果是官場應酬,助理和司機是不能上桌的。沒有官職的李青雲以及父母,反倒不受結束,如果事出有因,在公開場合,和市長、省長同桌吃飯也能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