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挖掘水池養黃鱔(2 / 2)

農家仙田 南山隱士 1732 字 2020-07-27

當地的鱔魚苗比較貴,一斤二十四塊五,以當地的工資水平,算是很昂貴的東西了,如果不稱,是絕對不放心的。至少,李青雲的父親要求當場稱一下。

這么一來,放池子里的速度就些慢,村子里的人從這里路過,有不少人駐足觀熱門,指指點點,說說笑笑,說什么的都有。

「承文大哥,你們家也搞專業養殖了嗎?」關系好的人,站在路邊,好奇的問道。

「哈,養啥不好,居然想起來養黃鱔,不怕死的凈光啊。不是我吹牛,你要是能養出來,我當場給你生吃幾條!」這個語氣不善的人叫紅旗,二十多歲的大齡青年,在鎮上打零工,和李青雲的家里關系不太好。

李青雲瞅了他一眼,沒有搭理他,以前上學時,沒少收拾他。不過後來這貨外出學了幾年拳,李青雲就有點打不過他,所以這幾年沒少囂張,刺激李青雲,想要挑事,報當年之仇。

村里的老人看不過去了,訓斥道:「娘(逼)的龜孫子紅旗,承文家惹你了,你整天不說人話!瞎咧咧啥,下工了還不回家看住你那剛買來的小媳婦,要被其他漢子拐跑了,有你哭的。」

「哈哈,照我說啊,說不定已經被人拐跑了,綠油油的帽子早給紅旗戴上了!」其他人看不過他的挑事,紛紛出言嘲笑。

「你們這群老不死的,我也是實話實說,一番好心被你們當成了驢肝肺!你們等著瞧,以後有他後悔的時候。」說著,紅旗急匆匆的逃離看熱鬧的眾人,騎著破自行車朝家趕。

李青雲笑著和幾個老人問好,說了幾句客氣話,此時水產公司帶來的鱔魚苗全部稱好,並放進擁擠不堪的小水池。實際重量和說的重量差了十多斤,本來預定了120斤呢,現在活的數量只有一百零幾斤,加上死的,也不夠數。

送貨的人有點尷尬,忙解釋道:「可能在路上撒了,咱們第一次做生意,這樣吧,只算你一百斤的整數,多出的幾斤算是添頭,就當交朋友了。」

這送貨的人不傻,青龍鎮是縣里有名的彪悍的區域,地處邊界,民族成份復雜,如果在他們村里搞缺斤短兩的事,說不定連村子都走不出。

幾斤就是百十塊,李父挺高興的,而李青雲明白送貨人的心態,也不說破,道了聲謝,交了錢,就讓他離開。

把鱔魚魚放進小水池之後,需要立即加草,剛開始放進去的水草嚴重不足。在撈水草的時候,李青雲偷偷的加進去不少空間泉水,這讓無精打采的鱔魚魚立即精神起來,有了幾分生機。

可是,這片剛開拓出來的水池太小,鱔魚苗稠密得李青雲都看不下去。李青雲以前又沒養過鱔魚,哪會想到差距這么大,只好尷尬的笑了笑,對他父親說道:「要不,明天咱們再開拓一片窪地?」

這地頭上的池塘都是李青雲家的,池塘和公路之間是一片果樹小林子,里面坑坑窪窪,有不少濕地窪地,只要稍加開拓,引來水源,就是一個新池子。

「也只能這樣了!可是,我擔心這里面的鱔魚苗撐不到明天,就會缺氧而死。」李父此時也愁眉不展,建議道,「要不,先弄一半放到大池塘里?」

要放到大池塘里,就徹底放養了,也就是純野生的,這么大的池塘,又沒有網箱,想管理也有心無力。

沒有專業養殖經驗的父子二人一合計,覺得暫時轉移到大池塘也是一個好主意,於是又忙著用網兜往大池塘里放魚苗。

村里的人看不下去了,就這業余水平還養鱔魚?或許紅旗說的沒錯,能養成功就當面生吃幾條!於是紛紛笑著打趣李青雲父子幾句,回家吃晚飯去了。

村里的二愣子沒有走,慢吞吞的走到小池子邊,說道:「青雲叔,我幫你們弄魚,你們家種的瓜熟了,給我嘗幾個就行了。不要多,我就吃七八十來個!」

一邊說著,他還一邊掰手指頭數著,似乎猶豫不定,不知道該討幾個瓜吃合適。

----------------------------------------

謝謝「是金子嗎」「謝志修」「雪山那雪」等書友的打賞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