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種花喝酒談風月(2 / 2)

農家仙田 南山隱士 1722 字 2020-07-27

楊玉奴剛好結束胎教音樂,聽到他們在外面說話,就出去看熱鬧。兩個超級富翁幫自家種花,怎么看怎么古怪,網上的段子經常說,楚首富掉一捆百元大鈔都不會撿,因為有撿錢的時間,他已經能賺到更多的鈔票。

可是,他們居然有空幫老公種花?還有空陪老公說說笑笑?幸好他們是男性,如果來兩個富婆如此對待老公,她就會吃醋了。

「……這野花就和人一樣,在靈氣充足的地方,會變得非常鮮艷,如果在沙漠戈壁,就有可能枯萎死寂。所以人類不停的進食,也就是讓自己保持靈氣充沛的一種方式,和花朵吸收養分類似。」

「在我的農場中,你們應該感覺到,這里的空氣和環境與外面不同,有人說這里充滿生機,也有人說這里靈氣充沛。傳說中的洞天福地談不上,福地中的一個靈眼,還是可以相當的。」

「所以,我這里種出的蔬菜瓜果異常可口,在這里常住的人,自然可以延年益壽。悟道茶或許不多,但你們吸收這里的天地靈氣,卻是別人無法阻止的。修行之路,機緣往往比堅持更重要,不然你們堅持一輩子,也不會連入門水平都沒達到。至於楚老哥的靈修二境,不知可能比得過大宗派的一境靈修。」

何紅參愕然,拱手謝道:「受教了。我這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多活幾年,能正式進入靈修一境,讓身體年輕幾歲,多享受幾年人間風月,便是我最大的追求。估計你也聽說過,我有十多房姨太,不說是人間絕色,也是讓我怦然心動的尤物。只是近幾年,用大量的葯物也有心無力,實在活得了無生趣,每當失敗時,我恨不得用一半的家產。換我年輕時的強壯身體。」

「哈哈,你這老色鬼,算是自作自受,年輕時我勸你多珍惜身體,不要夜夜笙歌,你偏不聽,說什么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現在好了,花是滿園,卻沒力氣攀折。」楚應台很沒風度的嘲笑。以兩人的關系。開這種玩笑倒也無妨。

「你還好意思嘲笑我?當年你被一絕色名媛纏身時,向我討要了多少虎狼之葯?最終被對方掏空身體,嚇得差點遁入空門,最終巧遇一高僧。點破那名媛乃是采補高手。這才破了危局。聽說這些年你談虎變色。要不是進入第二境,連自家夫人都不敢碰……」提到男人這點事,沒一個人願意服軟。兩個老頭像斗雞一般,吵得臉紅脖子粗,差點要進城找女人,當場比試床戰殺伐之術。

聽到這兩個老不羞的爭吵,楊玉奴當時就躲回房間了,覺得老公不讓他們住進來是對的,今天中午也不管他們飯了,反正他們有錢,去城里吃算了。

忙活一上午,也吵鬧一上午,說說笑笑,罵罵鬧鬧,氣氛倒也融洽。李青雲再傻也能聽出來,這兩位故意自曝其丑,為的就是緩合彼此間的關系,算是變相道歉來了。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賴著不走,中午飯確實省不掉。

於是中午李青雲親自下廚師,做了一頓粗獷的農家菜。涼拌薺菜、酸辣蘿卜絲、韭菜雞蛋、小蔥拌豆腐,外加兩個葷菜兩個湯,分量很足,足夠他們三人吃的。

葷菜是牛肉大亂燉和野豬腌肉燉蘑菇,湯是西紅柿紫菜蛋湯和鰻魚湯。這兩個湯是給楊玉奴做的,估計是早晨吃撐了,中午只想喝湯,說是不想打攪男人喝酒,直接躲在卧室喝的湯,沒坐桌子。

這回沒人打攪他們喝酒的興致,氣氛果然比昨天好,侃天說地,甚至偷偷的聊起了風月,說是李青雲什么時候去南洋,給他介紹幾個一線女星,無論是走玉女路線的,還是走欲女路線的,只要點個名字,保准給他辦妥。

李青雲怦然心動,剛想說笑幾句,隨便報幾個曾經的夢中偶像,探一探娛樂圈的底,卻聽卧室里傳來筷子落地的聲音,以楊玉奴的功力,想要存心偷聽,這么遠的距離,悄悄話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想到這里,李青雲頓時義正言辭的拒絕,說自己只愛老婆一個人,其他女人,看都懶得看。

身為男人,都能聽出李青雲說的話太假,兩個老頭得意的「嘿嘿」直樂,說他原來懼內,不過聲音小了很多,已經猜測出楊玉奴的聽覺極為恐怖。

一壇子空間藏酒快要過半,楚應台才突然像說醉話一般的說道:「其實我們老哥倆和黃敬堯的關系並不好,花費錢財不少,並沒有得到黃敬堯的多少指點。若論類似的師父,我們至少還有六七個,可惜他們只貪財,極少教我們真正的修行之術。所以啊,李老弟一定要幫我們引薦一下李老爺子,我們知道他是真正的高人,花費再多,我們也心甘情願。」

「呵呵,楚老哥你是靈修第二境,我爺爺是一個純正的武修,怕是指點不了你。至於何老哥,已錯過最佳修行年齡,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願望不難達到,功法上面我不敢保證什么,但是多食用些靈氣充足的葯材,三兩個月就能收到奇效。」

話雖這么說,李青雲還是給他們一次機會,帶他們到爺爺家里,讓他們進行一次深入交談。至於結果如何,就不是李青雲能夠預料的了。

他們在爺爺的小院里談話,李青雲坐在大門外的河邊,漫不經心的釣魚。不多時,就有一條大魚上鉤,洋蔥頭協會派來的新負責人,臉色僵硬的坐到他身邊。

「把我的人放了吧,我當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如若不然,你應該知道,我們組織的力量有多恐怖,到時候你後悔也晚了。」短發藍眼睛的中年男子非常霸道,目光如鷹,刀子一般的盯著李青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