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是不是有什么誤解(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畢)(2 / 2)

唐英本就聰慧,老漢這么一說,他就已經完全明白了「淘練泥土」這道工序的一整套流程了。

「大叔,你先歇歇,我來幫你!」

唐英笑了一聲,接過老漢手中用來翻攪泥水的兒臂粗細的木棍,一邊往大缸中放入瓷土,一邊拿著木棍使勁翻攪起來。

這一幕,看得那些窯工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

誰見過督陶官親自動手干活的?而且做的還是這種又臟又累的活兒!

有幾個窯工還偷偷地使勁擰了一把自己腰間的軟肉,該不是自己還在做夢,沒睡醒呢吧?

可是腰間傳來的鑽心的痛楚告訴他們,你們沒做夢,你們看到的是真的!

他不僅在幫那老漢翻攪泥水,而且還脫下了鞋子,挽起了褲管,跳進了稠化床中踩練泥料!

忙碌了整整一天,唐英一直在窯廠里和那些窯工們一起,端著大碗,蹲在地上吃完了晚飯,這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了住處。

他畢竟已經四十七歲了,而且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什么重活累活,忽然莽了這么一天,感覺渾身上下哪哪兒都不舒服。

但唐英心里還是很欣慰,感覺這一天的勞累很值得。

這一天時間里,他不僅僅搞清楚了「淘練泥土」這一工藝的流程,而且還親手操作了一番,知道了瓷土為什么需要淘練,淘練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

更重要的是,他已經和練泥工地上的窯工們,打成了一片。

這是一個好兆頭。

想要學到真本事,就需要真誠請教,就需要能夠融入到窯工們當中去,如果窯工們不接受他,那才是真的要絕望了。

幸好,他開了個好頭。

簡單洗漱了一番之後,唐英半倚在床頭,開始計劃明天要做的事。

「淘練泥土」算是過關了,實際上,這一關並不復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純粹的體力活而已。

那么,明天就應該去學習下一道工藝——「煉灰配釉」了。

配釉要用灰。

御窯廠用灰出自景市之南一百四十里的樂縣。

灰以青白石和鳳尾草迭壘燒制而成,再配上練好的瓷泥,調成漿水。

在這里,細泥與灰的比例,就十分關鍵了。

按照一般常理,細泥與灰的比例按10:1調配,則為上品瓷用釉;7:3或8:2則為中品之釉,對半或泥少灰多則成了粗釉。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比例,實際操作之中,究竟什么樣的比例才是上品瓷用釉,什么樣的比例才是中品瓷用釉,要調試過後才能知道確切的數據。

想著想著,唐英不知不覺間,就這么靠在床頭上睡了過去。

他實在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唐英就醒了下來,他一看窗外的天色,早已經是天光大亮了。

「哎喲!」

他吃了一驚,連忙就要下床,兩只腳剛一踩到地上,一陣陣酸麻脹痛之感就傳了過來。

「老爺,您怎么了?」

一直守在外面的侍從聽到唐英的喊聲,連忙闖了進來,一臉慌張。

唐英朝他擺了擺手,苦笑道:「沒事,就是渾身上下酸痛難當。」

「老爺從沒有做過這些事,昨日陡然做了那么多,今日自然是渾身難受。」

侍從一聽,頓時放下了心,他是從京城跟著唐英來到這里上任的,要是唐英有事,他的下場也好不了,他想了想,又勸道,

「老爺,您是督陶官,只需命御窯廠的工頭們按時按需燒制進貢的瓷器即可,何須親自上陣勞作?」

「此事勿要再提!」

唐英一擺手,頓了頓,說道,「走吧,扶我去御窯廠。」

侍從無奈,只得上前扶起唐英,慢慢地往御窯廠的方向而去。

在之後的日子里,唐英仿佛忘了自己是督陶官,而是一名真正的窯工,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起陶瓷工藝來。

他向拉坯師傅學習如何拉坯,向畫師學習在瓷上畫花鳥蟲魚,在瓷上為青山著色,為綠水描魂。

他畫蓮花牡丹纏枝圖案,畫潮水祥雲紋,因為在宮中時就曾畫過瓷器樣本,在景市更是爐火純青。

他還向吹釉師傅學習如何吹釉,向把樁師傅學習控制火候……

「杜門謝交游,聚精會神,苦心竭力,與工匠同食息者三年」。

唐英足足閉門謝客三年,和工匠同吃同住,也挽起袖口褲腿,淘泥、揉泥、拉坯、捧坯,所以他很快就由一個外行變成一個內行。

唐英在景市督陶的前八年,是雍正在位時期。

這一時期,景市官窯在唐英的主持下,創新成功了窯變釉,從而使得原來色調單一的單色釉變得流光溢彩,絢麗斑斕。

唐英督陶真正的輝煌,是在乾隆朝初期的20年間。

乾隆皇帝,大家是耳熟能詳了,他這個人,愛好極其廣泛,不僅喜歡下江南,喜歡書畫,熱衷作詩,而且還很喜歡陶瓷。

他曾經直接干預宮內制瓷事務,不僅對宮內瓷器的用途、形狀、紋樣等屢屢過問,而且還親自審定畫樣。

唐英經常竭盡全力,但依舊無法滿足乾隆皇帝的要求,而且還經常被他訓斥。

比如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記事檔》有這么一檔:

「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監胡世傑傳旨與怡親王,德保:此次唐英呈進瓷器仍系舊樣,為何不照所發新樣燒造進呈?將這次呈進瓷器錢糧不准報銷,著伊賠補。」

這樣的斥責與處罰,讓唐英苦不堪言。

這一天,唐英剛剛來到御窯廠,准備找幾位工頭研究一下釉彩創新事宜,就接到了京城來的急件——

乾隆皇帝又派人加急送來了瓷器的新畫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