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金繕修復(第一更)(2 / 2)

姚嘉瑩捋了捋耳邊的發絲,一臉正色道,「我店鋪里最近收到了一件現代紫砂壺,已經裂成了碎片,我想請你出手,幫忙修復它。」

向南愣了一下,隨即笑道:「你自己不就是古陶瓷修復師?怎么還要我來?」

「對方要求采用金繕工藝修復技術。」

姚嘉瑩的臉上略有些無奈的表情,淡笑道,「我們姚家對這個並不是很擅長。」

說著,她又補充道,「當然,不擅長不代表不能做,但這件現代紫砂壺,也是大師作品,價值不菲,而且顧客要求很高,我們不想隨意糊弄,毀了一件上好的紫砂壺。」

金繕這個詞,在倭國語中稱為「kintsukuroi」。

實際上,金繕源自於華夏,在本質上,還是屬於修復的范疇。

金繕修復是一種傳承古代的金漆陶瓷修補技藝,可以將破碎的器皿,粘接好之後,再在接縫處用金粉進行繪畫。

用金繕修復,多數人看到的是金漆或漆色的裝飾效果,很少有人關注漆在結構基礎上起的作用,漆的粘性大,穩定,關鍵是這樣的天然黏合劑沒有化學污染。

所以,金繕工藝也被人稱之為漆繕工藝。

只是,經過時代的變遷和制瓷業的發展,瓷器的胎體越發地細膩堅實,使得金繕修復工藝在華夏逐漸沒落,反而在海外倭國、交趾、星島等地發揚壯大,而且都有了各自的金繕流派。

中倭地理位置相近,且倭國幾千年來的日用陶瓷發展中,一直以陶器階段為主導。

因此倭國具有幾千年的金繕歷史。

在倭國,金繕一詞,被稱作為「金繼」,主要流派有「蚊足」、「無衣」、「百川」三大流派。

其中,以「無衣」流派修復最為精彩,被稱作為藝術上的再創作。

倭國、交趾、星城、米國、澳洲等華夏、倭國、大韓等三國移民較多的國家,金繕修復工藝都是有段位考級的。

比如倭國金繕的段位考級,就被分為了九段,每一段都有詳細而明確的技能水准描述,其中第九段金繕修復師,已經被稱之為「國寶級」。

而華夏國內的金繕修復工藝,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為主,並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因此,在國內並沒有段位之分。

「那你怎么就找上了我?你好像沒見過我用金繕工藝修復過殘損的陶瓷器物吧?」

向南淡然一笑,身子舒服地往沙發上一靠,說道,「而且,我在金繕修復方面的技術,也不見得比你們姚家的修復師強。」

「女人的第六感一向很准的。」

姚嘉瑩看了向南一會兒,依舊自信滿滿地說道,「我相信我的眼光,你的金繕修復技術肯定比我強。」

「而且,我忘了告訴你了,我爺爺早就不上手修復古董了,我大伯和父親,他們的技術還不如我。」

向南略略有些吃驚,這個女人,這么猛的嗎?

還是說,她大伯和她父親,太平庸了?

平庸倒不見得,最起碼也是古陶瓷資深修復師的水平,要不然的話,也撐不起一家古玩店來。

那只能說明一點,這個女人是個天才。

「天才越來越不值錢了。」

向南在心里嘀咕了一句,上次去長安參加了一次古陶瓷修復技藝大比,二等獎和三等獎都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最關鍵的是,這兩個年輕人,還都是女孩子。

一個就是面前的姚嘉瑩了,另外一個,他也認識,就是那個自稱來自之江省博物館古陶瓷修復中心的方玉婧。

上次這個方玉婧,居然還莫名其妙地跑過來,問自己什么時候回魔都,還說要跟自己一起回來。

現在這個姚嘉瑩,也是莫名其妙地跑到自己的家里來,想讓自己出手幫忙,用金繕修復工藝修復一件紫砂壺。

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妹紙都這么自由奔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