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向南也叫過來吧(更新完畢)(1 / 2)

「江教授,要不,今天的講座推遲到明天?」

「南海一號」博物館副館長楊志寧看著江易鴻略顯疲憊的神情,心里有些過意不去,忍不住開口提議道。

魔都博物館古陶瓷修復中心的修復師們,在「南海一號」博物館古陶瓷修復中心里忙著修復文物,江易鴻這些天實際上也沒閑著。

他盡管不用到修復室里親自上手修復古陶瓷,但這些天以來,一天在羊城和江陽兩地奔波。

前天,他剛剛在羊城參加完「文博+科技——博物館未來之路」的研討會,和與會的專家、同仁們探討和分享了近些年來,魔都博物館古陶瓷修復中心利用科學技術,在古陶瓷修復與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開完會後,他連歇都沒歇一下,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江陽市,參加了昨天上午在「南海一號」博物館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技術」研討會。

今天上午,他又早早地來到了「南海一號」博物館,准備給古陶瓷修復中心的修復師們,開一堂古陶瓷修復方面的講座。

連續的奔波與忙碌,別說是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了,就是今年才五十多歲的楊志寧,也感覺有些吃不消。

誰知,江易鴻卻是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不用了,坐在那里說說話,我還是吃得消的。」

楊志寧還想再勸勸,卻聽江易鴻又一副開玩笑的樣子,笑道,「再不抓緊一點時間多說說話,以後就沒機會嘍。」

這話一出,楊志寧只好閉嘴了。

心里卻是感嘆,江教授,是真的老了。

九點半,「以瓷補瓷——古陶瓷修復方法論」專題講座,在「南海一號」頂樓的小會議室里舉行。

之所以選擇小會議室,一個是因為現在正是上班時間,大部分的修復師還在修復室里忙碌著呢,另一個原因,就是「南海一號」古陶瓷修復中心里的修復師,原本就沒多少人。

華夏古陶瓷修復第一人要開講座,只要是有空閑的古陶瓷修復師,全都趕了過來,甚至,連「南海一號」博物館的一些領導也都趕過來捧場。

沒過多長時間,小會議室里就擠滿了人。

「以瓷補瓷」,是江易鴻自創的「獨門絕技」,指的是古陶瓷殘缺部分用陶瓷器去補缺,這一工藝對於一般修復者來說是一門高不可攀、不可思議的工藝。

它要求修復人員必須熟悉陶瓷器制作工藝,要掌握各個時期、各個窯口的風格、特點,有關瓷器的胎、釉彩的配方,以及成瓷後的收縮比例、器物拼接處的處理、新器做舊等一系列高難度的技術問題。

當初,江易鴻為了修復一件明代永樂的青花瓷器,為了保證配補的瓷片符合原器物的年代特色,還專程趕赴西江省景市,與窯廠方面聯手研制明代永樂時期的青花彩、釉、胎的配方,並按照當時的制作方法,燒制出一批跟原件風格極其相似的瓷片,再進行挑選。

選出其中一部分理想的瓷片後,江易鴻再稍作切割打磨,吻合後再去釉做舊,做出自然老化的效果,然後安裝成型。

可以說,一塊瓷片的復制比一件器物的修復要復雜得多。

實際上,之前向南在魔都時,也曾用電窯燒制瓷片來修復古陶瓷器物,但他采用的方式,也只能算是「以瓷補瓷」的簡化版,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以瓷補瓷」。

江易鴻坐在寬大的靠背沙發上,正講得興起,忽然門外進來一個四十多歲,看起來有些禿頂的中年男人。

這中年男人看到江易鴻正在講課,表情略有些遲疑,頓了一頓後,還是半彎著腰,快步走到楊志寧的身邊,附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楊志寧一聽,頓時一臉錯,忍不住將目光看向坐在前方的江易鴻。

江易鴻自然看到了楊志寧的目光,不過他可沒有中途停止講座的習慣,依舊不緊不慢地對著下方一眾修復師,講述著他自己的修復理念。

楊志寧見狀,也只好忍著,一直到江易鴻講完了,會議室里的人都開始撤退了,他這才快步上前,來到江易鴻的身邊,神情有些奇怪地低聲說道:

「江教授,考古人員從『南海一號』里,發現了一個破碎的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