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7章(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1035 字 2021-07-14

陶弘方道:「我覺得首先應該排除北京城里的皇子皇孫。崇禎雖然選擇了向我國交出治權,但可從來沒表示過會為我國效力。自簽署兩國和平條約以來,他也從未有過要前往三亞覲見的打算。我不認為崇禎會允許他身邊的朱氏子弟放棄皇族身份,通過參加科舉的方式成為我國的臣子。」

寧子敬道:「那照你這么說,很可能就是地方的藩王系了?」

陶弘方對此倒是略有所知,侃侃而談道:「大明立國兩百多年間,歷代皇帝冊封藩王共六十多人,刨去其中登基稱帝的,因故被廢的,還有無後裔而解除封號的,目前應該還有三十個左右的家族。要說起來,這些家族可都是朱氏子弟,王室血脈,皇親國戚,他們的條件都符合石伯父所說的情況。」

白樂童道:「既然有幾十個備選家族,那想要從中找到願意親近我國,希望為家族搏一個光明前程的人,應該不會太難。」

陶弘方道:「那倒也未必。他們怎么說也是前朝王族,我國在與大明和談時也保證過會繼續給予他們貴族待遇,肯狠下心來自降身份的人沒你想的那么多。而且若是要站到台前為我國效力,那就相當於是背棄了他們的王族身份,再無回頭路可走,如無必要,誰又肯做這樣的選擇?」

白樂童道:「照此說來,那多半是某些落魄的王室宗親,才會選擇這條出路搏一搏?」

陶弘方點點頭道:「我認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大明歷史上分封了這么多的藩王,所能得到的資源肯定不會一模一樣,這日子自然也是過得有好有壞。如果封地是在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那當然是衣食無憂,安心當個富貴閑人就行。而運氣不好分封到頻繁遭遇天災人禍的地區,那就算是藩王也沒什么好日子過。

因為氣候變化和戰爭原因,被分封到華北、中原地區的藩王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都不太好過。如1638年清軍南下攻破濟南城的時候,德王朱由樞及家人便被清軍俘虜帶走,家產自然也被搜刮一空,幾年後死於塞外。

而德王封號雖然由其堂弟朱由櫟繼承,但真就只是繼承了一個空頭稱號而已,非但無法從戰後殘破的濟南城獲得任何供養,反而是要拿出自己家產來協助朝廷和地方官府賑濟戰爭難民,組織重建工作。而之後山東又是旱災、蝗災、匪災、糧荒不斷,這藩王的日子當然也就好過不到哪里去。

類似德王這樣的狀況雖然說不上是普遍現象,但在過去這些年間也的確不算稀罕。以陶弘方所能接觸到的一些內部資料所記載,海漢在早年間也曾暗中接濟過一些大明藩王,幫助其渡過物資緊缺的難關。當然這樣的接濟並不是無償的,海漢後來與大明展開和談的時候,就有好些藩王向崇禎上書建議他盡快接受海漢提出的條件。

不過他們長居南方,對於大明眾多藩王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只言片語的紙面信息,像這樣憑空討論也難以得出一個具體的結果。三人很快便將注意力轉移到食物上,特別是為此已經好幾天茶飯不思的白樂童,如今解開了最大的心結,胃口也突然變得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