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577 字 2020-06-06

當然了,現有的民兵數量對於軍警部來說,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僅僅勝利港岸防炮台,軍警部估算便需要最少兩百人以上才能齊裝滿員,其中至少要有三十到四十名通過考核的合格炮手,分配到各個炮位上負責指揮作戰。而現在不管是兵員還是炮手,距離軍警部預想的數字都還有一些差距。軍警部中也曾有人提議,從北越運來的戰俘和犯人中挑選一部分青壯加入民兵,但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執委會否決了。

現在穿越集團的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人口輸入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執委會對於軍警部的擴編倒也沒有初期那么抵觸了,但對於戰俘和犯人的使用,執委會認為還是必須慎重從事。這些人當中固然是有一部分冤大頭,但也有不少是殺過人見過血的危險分子,而且立場與北越移民不同,讓這些人進入暴力機關很可能會對本地日益增多的北越移民產生威脅。

這可並不是執委會杞人憂天,寧崎指出,南越的人種本來就與北越有些不同,馬來人種的比例較高,在語言、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都與北越地區的漢化越人有著明顯的區別,想要把這些人納入到歸化民的體系中難度較大。而且東南亞人種的智商要比東亞人種明顯偏低,這是後世得到科學研究證明的結果,受限於文化傳播的手段,在這個時代東南亞地區與大明的文明差距比後世更大,亞洲越是往南的地區,當地土著就越接近於蠻荒狀態,甚至連成型的社會體系都談不上。

當然地處中南半島的南越地區還不至於像南邊那些海島部族一樣落後,比如秦漢時期就已經建國的占城,其文明程度還是相對較高的。但在執委會看來,不管是占城還是更南面的那些海島部族,因為人種的先天劣勢,都是無法對當地土著加以重用的地區,頂多能作為勞動力使用——就如同勞改營里的那些南越戰俘一樣。

相比一直被穿越眾稱為「猴子」的東南亞人種,大明和深度漢化的北越顯然更符合執委會對歸化民的要求。據說首批抵達本地的北越移民中,也已經有人報名參加了第四批的民兵。

穿上灰布軍裝的第三批民兵以排為單位,扛著最新裝備的二七式燧發槍列隊走過主席台。這種軍服的樣式更接近於後世八路軍新四軍的軍服,對襟短衣、長褲綁腿,加上牛皮武裝帶和布鞋,統一在左臂上佩戴「海漢民團」臂章。不過由於大部分人都還留著發髻,因此並沒有配發穿戴不便的短檐布帽,而是使用了樣式統一的藤盔——基本就是照著鄭成功藤牌軍的藤盔樣式復制而來的。

根據基層反饋回來的消息,軍警部已經逐步取消了原來的迷彩軍服,代之以造價更低,更適合大規模裝備的灰布軍裝。而民兵們顯然對這種軍裝的接受度更高,因為他們普遍認為花里胡哨的迷彩式軍裝簡直就是乞丐打扮,毫無威風可言,而且這種看法還蔓延到了民眾當中,大大影響了民眾對軍隊戰斗力的直觀感受。軍警部不得不默默地開始回收當初發下去的迷彩服,並且將其中一部分發往了黑土港——錢天敦訓練的那支以山地叢林為活動地區的作戰部隊或許才是真正需要迷彩軍服的地方。

陶東來和顏楚傑等人站在觀禮台上,一邊看著台下齊步前進的民兵方陣,一邊也在思考著軍警部的未來規劃。

目前穿越集團的民團力量經過了數次擴編之後,算上仍在訓練中的第四批民兵,已經擁有兩個連的保安和共計五個連的民兵——其中有一個連屬於軍警部授權錢天敦私下搞的作戰部隊,執委會對其真正編制並不是很清楚。

但這樣的軍隊規模對於穿越集團的擴張速度來說仍顯薄弱了一些,特別是在海上的作戰力量,現在仍然處於幾近於零的狀態,連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戰船都沒有,更談不上正式的海軍或者水兵的編制。五個連的民兵看起來似乎已經不少,但要分別駐扎在大本營、鐵爐港、黑土港和塗山半島等地,實際可以機動的兵力也少得可憐。換句話說,穿越集團現在的軍力估計堪堪能夠自保,但想要對外發動軍事行動卻還顯得嚴重不足。

要改變這樣情況,軍警部認為除了不斷地擴編民兵之外,對適齡民眾進行大面積的軍事訓練也是解決方法之一。把適齡的民眾變成民兵,再把現有的民兵變成職業兵,以此來換取有限軍事力量的機動性,這樣至少有能力在必要情況下能夠發起對外的小規模軍事行動。

「陶總,這兩個方陣是從上個月開始接受訓練的普通歸化民。」站在陶東來身邊的古衛輕聲介紹道。他目前是整個訓練營的負責人,所有的軍訓計劃都由他來制定並組織實施。今天的這場閱兵式,也可以看作是古衛個人向軍警部和執委會交上的一份大卷。

陶東來從沉思中回過神上,抬手向經過主席台的民兵方陣致意。這些非正規民兵並沒有接受深度的軍事訓練,他們目前的訓練內容都是以熟悉軍令、隊列行進和基本軍事技能為主,甚至連火器都沒有接觸到。這些非正規民兵裝備的武器分為兩種,一是長達五米的木制鐵尖長矛,不用說這便是模仿的歷史上有名的西班牙長矛兵,可以在戰時與火槍兵配合作戰,相關戰術已經非常成熟也並不復雜,穿越眾直接便可以套用到這些沒有多少軍事基礎的民兵身上。另一種則是配備藤牌短刀的藤牌兵,其主要作用便是配合長槍兵的作戰。

當然了,軍警部並沒有指望真的把這些兵種派上未來的戰場打主力,他們將要承擔的還是日常的駐防任務,以便盡可能把已經開始職業化的火槍部隊從駐防中解放出來,成為真正的職業化軍隊。而這些長矛兵也好,藤牌兵也罷,在戰時最大的功能並非殺敵,而是充當運送物資,打掃戰場,救護傷員的後勤力量,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軍警部是不會把這些人派上正面戰場作戰的。

目前一共有兩個連的編制正在接受軍訓,頻率是每月五次,每次一天。如果其中有資質較好的人員被教官發現,那也有可能獲得提拔,進入真正的軍隊編制。而民眾對於這種軍事訓練也並不反感,原因很簡單,民眾參加軍訓的時間都會記雙倍的工時,這就相當於每個月至少多了五天的收入,另外進入基層民兵編制的人員每個月還享受一定金額的補貼,在勞工等級晉升方面也有優先權,種種的福利放在那里,讓無法進入正規軍編制的青壯年多了一條「報效」之路可走。

而隨著歸化民部隊規模的逐步擴大,編制的進一步改進也已經迫在眉睫。由於軍警部能夠真正從事作戰指揮的人員並不是很多,所以規劃中穿越眾擔任的職務至少是排長一級,但目前看來這樣的編制已經不太適應軍隊的實際情況——穿越眾軍官人數太少,如果軍隊規模繼續擴大下去,那就無法做到覆蓋基層的指揮。

而歸化民軍官的培訓速度顯然跟不上軍隊編制的擴張速度,再說讓那些僅僅接受了不到半年軍訓,連仗都沒打過的歸化民擔任基層的作戰指揮,軍警部也實在放不下這個心來。

軍警部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改變編制,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軍隊編制取代現行簡單的三三制。例如班排一級的編制,過去是簡單的三個班合成一個排,那么現在從排一級就要增加編制,除了原有的三個班之外,再加入一個綜合保障班的編制,主要承擔通信、工兵、物資輸送、戰場救護和後勤等任務。這樣就讓每個排長所能直接指揮的人員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三分之一,在不作大規模調整的基礎上就實現改制擴編,增強部隊的實際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