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第721章 馬打藍國(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088 字 2020-06-06

施耐德笑著應道:「你不用急著把我拖下水,就算你不提,我也會說的。巴達維亞如果被馬打藍國攻陷,那受到影響的可不僅僅是荷蘭人一家,東西方貿易的格局都有可能會因此而發生改變。哪怕是馬打藍國最終沒能得手,只要削弱了荷蘭人的實力,南亞的狀況都有可能會再起變化。這對我們來說,固然是機會,但也是考驗。荷蘭人如果衰落,那我們就有機會介入到爪哇海的貿易圈里,把我們的工業品銷售到當地去,並在當地逐步推廣由我們所主導的貿易體系和金融制度。」

「恕我直言,跟馬打藍國打交道,恐怕會比安南、大明要麻煩得多。不要忘了,那可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綠教政權。」寧崎也開口加入到這場討論中:「我在這里不是要去討論綠教的教義,只是要提醒各位,這種政·教合一的政權崛起得快,衰落得也很快。在原本的歷史中,到本世紀後期,馬打藍國就已經淪為了荷蘭人的附庸了。這個國家真正風光的時間,也就只有目前這個階段短短的二三十年而已。」

「你的意思是,馬打藍國不是一個適合當作盟友的政權?」陶東來問道。

「從我們所知的歷史來看,這就是一個富不過三代的暴發戶。」寧崎言簡意賅地形容道:「從初代建立政權的蘇丹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到繼位的馬斯·佐朗,再到現在領軍攻打巴達維亞的剌登·郎桑,這個國家看著好像是越來越強勢,但其實已經到達了這個政權的頂點。接下來的歷史,就基本一路是下坡走到底了,直到18世紀被荷蘭人分裂成兩個毫無反抗力的小國為止。」

寧崎沒有繼續再往下說,在座這些人都不是新手,在執政者的位子上坐了這么幾年了,自然也懂得外交中的種種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一個政權的存在時間太短,領導人更換太頻繁,必然導致其政策缺乏延續性,而這是任何一個外交官都最感頭疼的事情。

盡管這個政權的對手同樣也是海漢的對手,但這並不意味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么簡單的局面,對於信奉綠教的馬打藍國來說,海漢人本質上也跟荷蘭人沒什么區別,同樣是天生邪惡的異教徒。如果海漢試圖要在南亞地區尋找反荷的盟友,馬打藍國也並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從外交的難度上來說,可能比東印度公司更難打交道,起碼東印度公司是由商人當家,基本的契約精神還是具備了。而綠教的世界里只有同信仰者與異教徒之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視若無物。

施耐德聽完寧崎的介紹之後,果然也有點打退堂鼓的意思:「如果真是你所說的這種情況,那我們的確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應該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馬打藍國才行。」

「馬打藍國的情況可以稍後再討論,我們還是先回到正題上吧。」陶東來眼見說著說著又開始歪樓了,趕緊把話題又重新拉回來:「郝部長,請你向執委會先簡要說明一下目前安全部在巴達維亞的人員部署情況。」

郝萬清點點頭道:「好!但出於保密考慮,我在這里就不公布當地情報人員的具體個人情況了……」

安全部向巴達維亞派出情報人員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幾年前,那時候就已經通過詹家船行等往來於大明與巴達維亞之間的海商,向當地派駐了一些以商棧工作人員為身份掩護的情報人員。但出於安全上的考慮,安全部沒有在當地派駐穿越者,也沒有給當地的情報機關配發電台這類神器。情報人員在當地的主要活動內容一直都是以默默收集情報為主,定期由當地返回大明的船只將書面報告帶回來。

安全部在巴達維亞的情報搜集工作並沒有什么顯赫的事跡,但去年海漢民團南下奪取安不納群島的戰役,在決策階段就是依托前期從當地送回的情報來作出的開戰決定。軍方通過這些情報推測荷蘭人的反應速度不可能太快,所以才敢在奪島之後繼續以海盜身份攔截入港停靠的荷蘭船只,一直玩到兩個月之後荷蘭人才察覺到不對,而這時海漢民團基本已經完成了對當地的清理,甚至有余力修築了一些防御工事,在之後抵抗荷蘭武裝反撲的戰斗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目前安全部在巴達維亞布置了兩條各自獨立的情報線,即便其中一條出了意外,另外一條線依然可以繼續運作下去。而這兩條線的負責人也都逐步在當地建立起了各自的情報網,截止目前在巴達維亞當地為海漢安全部工作的人員共有十一人,另外還有情報人員在當地招募的非海漢籍外圍人員四十余人。這批人共同構成了海漢在當地的情報網絡,以平均每月一次的頻率向三亞傳送當地的各種情報。

而日前送抵安不納港的情報,也同樣是來自安全部的情報網。不過負責送信的人只是外圍人員,他離開巴達維亞的時候,當地港口還沒有被馬打藍國的大軍封鎖,所以對於之後的戰況走向完全沒有任何的有用信息可以提供。而剩下的情報人員則基本上都在巴達維亞城中,如果城池被圍困,那的確很難再將信息傳送出來了。

「難道我們不能嘗試類似訓練信鴿這樣的信息傳遞手段嗎?」白克思提問道:「至少在沒有部署電台的地方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場。」

「可以,但要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郝萬清解釋道:「從巴達維亞到安不納港的直接距離超過1100公里,幾乎全程都在海上,這對信鴿來說是非常艱難的行程。另外一般信鴿的訓練需要進行多次的反復放飛,而我們在當地的情報點是在巴達維亞城里,三不五時地放鴿子很容易引起懷疑。另外從傳遞情報的可靠性上考慮,其實用鴿子未必比得上人力傳遞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