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戰爭利弊(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087 字 2020-06-06

但這種依賴於熱兵器的軍隊有比較明顯的弊端,就是更受限於後勤供應,只要彈葯補給一斷,戰斗力就會跳水式下滑。熱兵器的列裝比例越大,這種趨勢就越明顯。在這方面就算是他們的師傅海漢人也並沒有十分有效的解決辦法,在陸上作戰也只能依靠大量的勞工和畜力來運輸投送補給,運作效率並不會比同時代的封建王朝軍隊高出多少。

所以海漢向外擴張的策略一向都是是選擇近海地區,而不會過多向內陸擴張,因為軍方高層很清楚,海漢民團軍在遠離海岸線之後的表現很容易受限於後勤補給,戰斗力下滑將是不可避免的狀況。師承海漢的安南軍隊也存在同樣的短板,在進入到內陸山區之後,原本強弱比較分明的雙方很可能會進入到拉鋸戰狀態,參謀部正是因此而作出了戰事不會在短期內結束的判斷。

作為安南的盟友,海漢當然會在戰爭爆發時選擇支持安南,不過如果戰事持續的時間長一些,對海漢來說倒也未必是壞消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最起碼面向安南的軍售訂單會因此而多出不少收益。而且安南軍隊與瀾滄軍隊在內陸山區的交戰實例,也將會成為海漢軍方今後修訂戰術的參考資料。畢竟海漢民團軍進入內陸山區的作戰經驗不多,說起來似乎也就只有1631年石碌礦場暴動後民團軍進入瓊中山區平亂,算是小小考驗了一下民團軍在這方面的作戰能力。

主管兵工生產的白克思道:「不過我們的外貿型軍火沒有這么多的庫存,只能跟他們簽署分批交貨的協議,不知道安南人能不能接受。」

「我倒是覺得安南人不會有挑挑揀揀的念頭,對他們而言,我們不把訂單砍掉一部分就算很不錯了,畢竟他們以前遞交的軍火訂單從來就沒有足量成交過。」陶東來不無調侃地笑著應道。

海漢與安南雖然是盟友,但出於安全和長期控制的考慮,在軍火裝備的出口方面卻是一向卡得很緊,很多東西並不是安南人拿多少錢就能買到多少。安南向海漢下的軍購訂單上的內容,十成能買到六成就可以偷笑了。至於交貨期,這一向都不是安南人會在意的交易條件。

「不過他們這次買的軍火數量不少,要是最後沒跟瀾滄國干起來,這批軍火流入他們的武器庫,那今後兩三年大概都不會再接到他們的訂單了。」白克思對這批軍火最終是否會在戰事中派上用場還是存在一定的疑慮。

海漢並不希望賣出去的軍火成為買主的庫存,只有不斷的消耗,軍火生意才能長久地做下去,而戰爭無疑是刺激軍火消耗的最佳手段,如果安南真跟瀾滄國打一場全面戰爭,那么一次性賣給安南兩年的軍火供應量似乎也沒什么問題。

「參謀部認為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非常高,除了兩國之間的宿怨以外,安南目前向外擴張的意願也是很強的,但南邊的占城和真臘都不是那么好對付,北面的大明就更不用說了,東邊跟我們隔海相對,也就只剩下西邊的瀾滄國能動一動了。」王湯姆解釋道:「事實上我認為他們可能這幾年里就一直在等著瀾滄國先動手,以便有足夠的理由發動一場對外戰爭。」

對於這兩個相鄰的國家來說,彼此都是現階段唯一適合開戰的對手,在這樣微妙的局面之下,戰爭似乎已經無法避免。而唯一有能力阻止這場戰事的海漢,卻找不到任何理由來做這件事。恰恰相反的是,除了能向參戰國出售武器之外,也還有其他理由讓海漢冷眼旁觀,甚至是在暗中推波助瀾。

「一旦戰爭爆發,移民市場的價格就會下滑了。」一直旁聽沒出聲的施耐德終於開口發話:「勞動力可以長期為我們創造價值,比一錘子買賣的軍火貿易更劃算。直到現在,我們也還在收獲當年安南內戰帶來的人口紅利。」

當年安南內戰中流離失所的戰爭難民多達數十萬,而海漢抓住這個時機收納了大量的安南難民。在海漢目前所統治的人口當中,安南裔歸化民的數量依然占據著相當可觀的比例。這些歸化民已經在工廠、礦山、軍隊、航運、種植園等各個行業中為海漢工作數年,所創造的財富價值也遠遠超過了當初引入他們的花費。海漢正是從中嘗到甜頭,到現在都還是會對爆發戰事的地區有著特別的興趣,哪怕是遙遠如山東半島,也會想方設法將當地的難民運回自己地盤上進行安置。

如果近在咫尺的中南半島上再次爆發戰事,那不想可知交戰地區肯定會大量地出現難民,而不管是瀾滄國還是安南國,屆時大概都不會有余力和心思來安置這些難民,這個時候由海漢出來充當救苦救難的大善人就再合適不過了。海漢在處理安置難民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屆時只需派出一支隊伍,帶夠糧食補給到戰區去,將難民組織起來乘船渡海到海南島就行了。

正如施耐德所說的那樣,海漢從這種人口遷移中將會獲得的長期受益,肯定是遠遠超過一錘子買賣的軍火貿易。雖然這聽起來似乎很不人道,但在這種亂世之下,難民能夠有活下去的希望就已經謝天謝地了,何況他們到了海漢治下之後,生活水平或許還會大大好過以前,背井離鄉也並不見得就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