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巡警隊(1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100 字 2020-06-06

韓正山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望過去,果然看到海灣對面的岸邊停了不少大船,只是相隔距離較遠,看不清楚那些船的外形。他在杭州城頭和舟山定海港都曾見識過海漢艦隊的威風,既然這里是海漢海軍的大本營,再加之又是海漢國的京畿重地,那駐扎在此的艦隊規模也就可想而知了。

鄭高又指向南方道:「那邊港灣出口處的榆林半島,山坡上的灰白色建築可曾看到?那便是扼守勝利港進出航道的炮台了,三亞港那邊也有同樣的設施。這炮台前前後後修了好幾年才完工,上面有多少炮我是不知道,但聽所長說,有了這些岸防炮台,就算是跟海漢艦隊同等水平的敵軍來攻打港口,也得統統折在這地方!」

韓正山看了看遠處的榆林半島,果然能在山林間隱隱看到一些整齊的建築,不過如果不是鄭高指點,他大概不會想到那些建築竟然是特地修築在航道旁邊的岸防炮台。這勝利港看似把守不嚴,但實際上是外松內緊,防御手段可著實不弱,甚至比起他以前待的杭州城還要更強一些——若是杭州城外能有類似這樣的岸防炮台,又何至於讓海漢戰船截斷錢塘江,並且安然在城外江邊扎下了營地。

鄭高接著說道:「駐扎在三亞附近的海漢海陸兩軍,加起來起碼有幾千之眾,想從外面攻入三亞,怕是比登天還難!」

韓正山好奇地問道:「那這里開埠以來,可曾真的遭受過外來攻擊?」

鄭高想了想才道:「聽說首長們剛到此地的時候,曾被明軍和倭寇襲擊過兩次,不過都被首長們輕松擊敗了。在那之後,就再沒出現過外敵入侵的狀況。但這防御手段卻不可荒廢,若是沒有軍隊保護,這地方不知道會召來多少海盜劫掠。」

三亞號稱南海第一港,商業貿易規模極大,每天市面上的財富流通量都是天文數字,暗中眼紅者不知道有多少,但海漢軍在南海是出了名的厲害,想把主意打到這里的人,自然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有多少,是不是真有向海漢挑戰的資本。就目前的戰績來看,曾經在南海地區試圖挑戰海漢地位的嘗試統統都已宣告失敗,暫時還沒有出現真正能威脅到三亞安全的對手。

繼續朝著港區方向走了一段,韓正山的眼睛忽然直了,盯著前面海岸停靠的一艘巨大如山的船舶說不出話來。鄭高倒是見多了這種反應,幾乎每個初次來到勝利港的人見到停靠在田獨河口的「新世界號」都會有類似的表現,這么大的一艘船對普通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存在,何況這艘船並不是木頭所制,而是通體都由鋼鐵制成。

新世界號雖然入港之後就基本沒有再動過,但其存在的意義卻絲毫不亞於本地的另一個精神象征勝利堡,對於穿越者們來說,這艘船是另一個時空的遺跡,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就是充分體現首長們無所不會、無所不能的具體事例之一。

「這就是首長們當年渡海來這里時所乘坐的船,有了這艘船,才有了你如今所在的三亞,才有了當今的海漢國!」鄭高介紹的時候也頗為自豪,畢竟這玩意兒就連大明也造不出來,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世間……竟有如此大船!今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虛!」韓正山早就聽說過海漢大鐵船的傳聞,沒親眼見證之前自然是將信將疑,但今天看到這大家伙之後,不可避免地如所有初次見到這艘船的人一樣發出了感嘆,但他很快也發現了蹊蹺之處:「這船若是精鐵所制,又是如何浮在水面之上?無帆無槳,又是如何渡海而來?」

鄭高解釋道:「這個我倒是略知一二,將銅盆置於水上,一樣可以浮起,這大鐵船據說便是同樣的原理,至於如何驅動,其實這船底下有很大的暗槳,發動之時遠比風帆船航行更快。」

韓正山聽得半信半疑,待要再追問下去,鄭高唯恐自己這半罐水的學問被他問到答不上來,趕緊讓他收聲好好巡邏,韓正山也只能將滿腦子的問題先壓回去。

韓正山很快就發現,這巡警的差事看著威風,實際上卻並不輕松,要管的事情比大明的衙役還多得多,普通的治安糾紛就不說了,這東家丟了貓西家跑了狗也要來向他們求助,甚至那些外國來的商人在本地消費之後結算不清賬目,也要找到他們主持公道。很多事情要是放在以前,韓正山估計連個正眼都不會多看,直接便讓手下趕人了,但現在卻得按照海漢的處理方式,耐著性子去擺平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不過經由這些與民眾接觸的機會,韓正山也很快了解到海漢社會的基本狀況。對於大明而言,海漢只能算是一個「年輕」的小國家,但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卻是與大明一脈相承,漢人的文化在這里仍然占據統治地位,韓正山在這里很快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覺。但在此基礎之上,這里又充斥著多種多樣的異域風情,有很多讓韓正山感到新鮮的事物存在。

以韓正山的直觀認識,這是一個由漢人文明掌權的國家,海漢人也自認是漢人後裔,語言文字都與大明相通,但國民卻有三成左右並非漢人,由來自海漢內外的各種族裔組成。不過海漢國的法律對治下民眾的區分並沒有種族之分,只有國民與非國民的差別,而兩者間在社會地位、福利待遇、個人前途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也是新移民想法設法要通過入伍等途徑來快速獲得國民資格的主要原因。

不管原本出身是哪一國哪一族,只要獲得海漢國民資格之後,在律法上就是平等的,並不會因為族裔歸屬而得到特別的優待或是遭遇歧視,這一點實現起來雖然困難,但海漢倒是做得不錯。韓正山已經從鄭高口中知道,那位在培訓期間給予自己諸多照顧的年輕高官符力,其出身便是三亞附近的黎族山寨。

要是放在過去大明統治時期,符力這種人物就算能繼承黎峒的一峒之主,官府也頂多就是給個百戶或者巡檢的虛職,不會真的對其委以重任。而海漢卻花費資源將其培養成才,正兒八經地當上了官,這在大明的環境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在大明社會地位低下的黎人、苗人等族裔都能在海漢獲得上升通道,韓正山對於自己的前景自然也多了一份信心,好歹他在從業經歷和專業方面的經驗遠遠超過這些半路出家的同僚,只要接下來吃透海漢的官場規律,假以時日肯定會有出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