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市場競爭(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108 字 2020-06-06

雖然海漢打算放英國進南海的理由並不只是羊毛制品,但這也確實是促成這個決定的原因之一。海漢並不希望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被葡萄牙和荷蘭兩國所壟斷,所以要擴大貿易對象范圍來降低進口商品的成本和風險。

進入遠東地區的歐洲國家並不多,原本候選名單中還有個西班牙,不過自從台灣島一戰之後,海漢與西班牙之間的關系就一直沒有和解過,雖說後續沒有繼續爆發戰爭,但這個梁子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就自動化解,海漢忙於拓展航路,也沒心思橫跨南海去找西班牙人的晦氣。但雙方心頭都明白,南海一山不容二虎,遲早都還是會一決高下。

而另一個歐洲海上強國法蘭西在遠東的擴張速度就遠遠不如這些競爭對手了,歷史上法國人在1664年才正式成立了法屬東印度公司,但其經營性質與其他幾國大為不同。公司的活動由國王任命的行政長官監督,而公司的董事則全部都是宮廷寵臣和達官顯貴,不是由商人擔任這些職位。就連公司的經營資金,也是皇室出資占了多數,而商人認購的股金比例極其有限。這種王權公司在經營方面所受限制頗多,競爭力遠不如同行,到18世紀中葉,它與印度的貿易額僅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半,之後便一蹶不振,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銷聲匿跡了。

於是留給海漢的選擇,也就只剩下一個英國了。由於英國並沒有正式在南海建立據點,執委會本來是打算等有合適的機會再跟英國建交,倒是沒料想到英國人居然自己作死送上門來,給了海漢一個天大的把柄。既然能有機會在外交談判中占據絕對的主動位置,那海漢自然是要將這個機會充分利用起來了。

葡萄牙和荷蘭的反對,這都在海漢的預料之中,畢竟英國進入這一地區後,利益受沖擊程度最大的就是這兩國。但執委會和羅傑也早就料定了這兩國的反對僅僅只能停留在口頭上而已,因為他們既不能以武力對抗海漢,又無法徹底脫離由海漢在這一地區建立並主導的貿易體系。如果想跟海漢翻臉,那么由此所帶來的損失也將會遠遠大於英國進入南海所能造成的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羅傑才會很大方地帶著他們參觀了此次的戰果,然後再告知海漢對處理此事的基本態度。正好也可以利用他們的到來,對英國軍官霍格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對方接受由羅傑提出的「和平協議」。

對於羅傑的回應,里卡多也有些始料不及,他沒想到這個海漢軍官對於歐洲的羊毛產業也有了解,這個時候再就此進行什么辯解也會顯得太過多余,當下只能轉開話題道:「我們為海漢提供的各種商品都是歐洲市場上最好的等級,價格當然也不能與一般貨色一概而論,將軍可千萬不要因此就對我們之間的貿易關系產生質疑。再說我國從明國和安南國進口的貨物,也有不少是通過海漢的商行采購,這也並不妨礙我們之間的合作。」

雖然里卡多漂亮話說得不錯,但其實雙方都很清楚,葡萄牙要通過海漢來進行采購的原因,僅僅只是他們沒辦法繞過海漢這座大山。海漢在大明和安南的外貿體系中有些非常大的影響力,可以說不是壟斷卻勝似壟斷,完全可以決定類似葡萄牙這樣的域外國家在當地的貿易資格。葡萄牙就算明知這種貿易方式會被海漢吃差價,但為了維持貿易關系的穩定,也只能接受這種安排。好在東方貨物運到歐洲之後的利潤頗為豐厚,這種進貨成本可以直接轉嫁到最終的購買者頭上,對於葡萄牙這個中間商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但海漢現在的處境就不一樣了,英國人的出現無疑是提供了一條新的供貨渠道。如果最終兩國達成了羅傑所主張的協議,由英國出產的一些商品將會以更低的交易價格送到海漢手中。葡萄牙和荷蘭的航運業雖然發達,但終究在這部分商品的價格上不存在優勢,到時候也只能將相關的利潤拱手讓人了。

羅傑繼續說道:「我知道二位對英國進入南海這件事非常忌憚,但對我們海漢來說,這僅僅只是引入一個貿易伙伴而已。沒有軍事同盟,沒有排他性質的貿易協議,沒有你們所擔心的安全問題。唯一改變的,就是你們從今往後可能會在這一區域內多出一個貿易領域的競爭對手。而且這個合作目前只是一個構想,具體的談判可能還需持續很長時間之後才會有結果,我覺得二位不用太過緊張了。」

羅傑這番安慰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里卡多和菲利普也不可能因為他這番話就放寬了心。但他們也明白當下想要勸說羅傑放棄這個打算已經極為困難,只能另行設法解決。他們想要立刻轉攻譚舉任,卻聽譚舉任輕飄飄地說了一句「此事以羅傑將軍的意見為主」,這下可就真是無法可想了。

譚舉任事前與羅傑做過溝通,也知道他與執委會商量的這個方案。其實譚舉任對與英國議和一事也有些不太贊同,他認為現有的措施並沒有真正對英國的大膽妄為起到懲戒的作用,而所謂的賠款和贖金,或許也會在將來的雙邊談判中慢慢被對方一點點砍掉。雖然建立貿易關系之後可能真的會為海漢帶來一些實惠,但譚舉任就是單純地覺得不爽,甚至是更傾向於葡荷兩國使者的意見,繼續對入侵者進行追擊,就算暫時剿不了英國人在印度半島的據點,至少也要明確繼續對其實施軍事打擊的態度。

不過羅傑認為他的這種觀點不夠客觀,並且分析了成因。他認為譚舉任的潛意識中仍將英國視為了穿越前那個時空中導致近代中國陷入百年戰亂的始作俑者,對其有著超越理性的仇視。但在現今這個時空中,海漢才剛剛與對方接觸,雙方雖然有了一次交戰記錄,但海漢這邊不但沒吃虧,還通過戰爭占據了主動優勢,應該充分利用這種有利局面謀取更多的收益才對,而非一味的打打殺殺。到時候跟英國人打得收不了場,拍手叫好的肯定是葡萄牙和荷蘭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家伙。

譚舉任雖然也認同羅傑的分析,但依然還是覺得思想上邁不過這個坎。最後羅傑不得不給他下了一劑頗有針對性的猛葯:「我知道你想對英國人施加報復,但你想想看,我們現在通過戰爭對其造成了沉重打擊,接下來就是脅迫他們賠款,簽署不平等條約,這不就是按照你所知的歷史進程在反向施加報復嗎?」

譚舉任一想雖然這是歪理,但心理上卻好受了很多,最終也就接受了羅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