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三方會談(1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071 字 2020-06-06

沙喜當然很清楚這次談判的流程安排,先讓梅生川在山東芝罘島與郝萬清面談,讓郝萬清確定其身份和來意的確沒有作假,然後再把梅生川帶來遼東旅順,與他進行會談。這個環節就得要敲定一些意向性的東西,最後才會安排梅生川去見白克思,而這一步就是直接簽署之前談定的一些外交協議,原則上不會再進行漫長的磋商談判。

但如果沙喜這個環節沒有把梅生川搞定,那拖到白克思出面,留給海漢的緩沖空間就很小了,而這絕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沙喜見安排的海陸兩軍演練都已經結束了,對方卻依然沒有明確地表態,這也讓他稍稍感受到了一絲挫敗感。他原本以為連續安排這么多炫耀武力的活動,能夠讓本來就已經間接收受過好處的梅生川徹底放棄防備,但實際效果卻離預計有一定的差距。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沙喜認為這大概還是因為梅生川的立場仍然更多地傾向於大明。這當然也不足為怪,畢竟梅生川出身於大明,如今的根基也在大明,不可能像那些下層移民一樣,為了溫飽安穩的生活就選擇向新主人效忠。

但根據沙喜過去在南方的操作經驗,他本來預計對方收了通過東江鎮送去的銀子,立場上就應當有所松動,再加上這邊安排的武力展示,讓他松口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從眼下的情況來看,這梅生川可還沒那么好打發。至少比起南方的那些官僚,梅生川的立場要穩得多,沒有被眼前的威脅利誘所動搖,這大概才是高官的職業操守吧。

雖然還不能掌握梅生川的真實態度,但有一點沙喜是確定無疑的,大明既然派出了兵部侍郎來遼東會談,那就說明了對方應該也有以談促和,與海漢和平相處的想法。但大明准備如何進行此事,他們又有什么樣的要求,到目前為止梅生川都並沒有提出來。沙喜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認為這是對方的一種策略,先拖一拖節奏,磨一磨自己的耐心,再慢慢放出條件一點一點挽回目前的談判劣勢。

沙喜對於這種談判策略並不陌生,過去他所接觸過的大明官員中也不乏使用類似手段的人,但差別在於他過去所接觸到的官員層級頂多止步於一省之地,所能拿出來討價還價的條件,也僅僅只是基於某地而已,很難對海漢造成真正難以解決的麻煩。但目前所對付的這位兵部侍郎大人,卻是貨真價實的朝廷高官,他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大明朝廷的態度,而他能開出來的條件,其覆蓋范圍也很可能並不限於海漢勢力較為牢固的南方沿海地區。

沙喜不敢輕視這種不可控的狀況,畢竟這也是海漢第一次與朝廷高官接觸,之前可以說沒有什么經驗可循,一切都只能依靠摸索。為了慎重起見,沙喜也不敢再急於求成,否則要是讓這梅生川心生反感,到時候怕是連銀子都不能解決問題了。

好在事到如今,梅生川並沒有明顯表現出對海漢的不滿,而且也有將會談進行下去的意願。當下最好的處理方式,可能就真還只有把談判節奏放慢,讓對方把條件提出來看看了。

沙喜將梅生川送回住處之後,就立刻用電台將這邊的狀況告知了在北邊的白克思。白克思對此倒是還比較樂觀,他認為局面尚在己方控制之下,即便對方提出了某些會讓海漢為難的條件,起碼遼東這邊已經不太可能受到大明的影響,因為大明水師目前並不具備在渤海地區跨海作戰的能力,反倒是海漢占據了芝罘島、旅順兩個重要港口之後,已經對渤海灣形成了鉗制之勢。進可從海上登陸攻入京畿地區,退則能封鎖渤海進出航道,順手攻略山東半島的沿海各州府。所以從軍事角度來說,海漢在渤海海域的形勢可以說是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根本不怕大明有什么強硬手段。

沙喜在得到白克思的意見之後,心神也稍稍穩了一些。畢竟有軍方作為談判後盾,這底氣肯定要比如今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明要足得多。

翌日,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上,沙喜便又再次提起兩國建交通商,乃至提供軍事援助的議題。果然在經過了一夜的緩沖之後,梅生川開口提出了大明方面的要求。

梅生川首先提出的便是領土要求,海漢從大明占去的領土必須要承認大明的主權,並且至少要將管轄治理的權力重新歸於大明手中。這個要求包括了海南島在內的諸多南方沿海島嶼,山東、遼東被海漢占領的地區也赫然在列。不過台灣島因為之前並沒有被劃入大明國土,因此倒是沒有被列入其中。

大明朝廷也知道要讓海漢心甘情願將這些占領區雙手奉還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這項要求很明智地只要海漢承認主權歸屬,並且在這些地區保留大明地方治所,至少要保持形式上的統治地位。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的第二項要求就是要海漢保證不再在未通報的前提下,在大明領土內肆意采取軍事行動。這個要求也適用於已經被敵國占領的遼東地區在內,換句話說,就是大明要求向海漢軍在各處的駐地派駐監軍一類的官員,以確保海漢的軍事行動不會損害大明的利益。

至於海漢提出的建交通商,則需要在海漢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前提下才能有機會實現。換言之,大明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扳回目前在兩國關系中所處的劣勢。

沙喜很清楚談判這種溝通方式的實質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對方開出的條件雖然粗聽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海漢方面的應允,但沙喜也明白條件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是談判,那就有討價還價的余地。雙方最終能不能談得攏,還是要看共同利益的部分究竟有多大了。而海漢所擅長的除了運用軍事手段攻城掠地之外,便是向大明官員提供生財之道了。

當然梅生川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個例,他雖然收了海漢的好處,甚至還幫海漢做了一些打點朝廷關節的工作,但並未打算選擇叛國這條路,而是希望能與海漢保持和平相處的同時,為大明爭取到更多的有利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海漢要給出的生財之道和共同利益如果僅僅還局限於梅生川個人,恐怕還難以讓他選擇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