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止步於此(1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099 字 2020-06-06

組成聯軍的各方參與這場戰事的目的各有不同,葡萄牙和安南主要是為了獲得朝鮮國的通商待遇,將本國的商貿航線擴展到黃海。而早就獲准進入這一區域的福建水師除了要拿到朝鮮國的通商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練兵。

由於擅自與海漢協同出兵太過敏感,福建水師甚至都沒有打算再向大明朝廷申報戰功,畢竟對於不差錢又不想被調離福建的許心素來說,朝廷的封賞已經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了。有海漢這個榜樣在前,許心素認為在地方上練出一支強軍,對於許氏家族保障自身的長久繁榮才更具實際意義。所以哪怕派出部隊赴朝參戰要付出較大的代價,許心素也依然是堅定地選擇了加入海漢組織的聯軍。

許裕拙作為福建水師的指揮官也貫徹了這樣的思想,抵達遼東之後的每一次行動都是主動向王湯姆請戰。而福建水師的明軍身份也的確便於他們在朝鮮境內展開行動,所以才會得到了王湯姆的充分信任,將其單獨派出去執行作戰任務。

回到大同江防線之後,福建水師作為水面部隊也是第一支出動的艦隊,這讓許裕拙也頗為自得,認為福建水師在大同江和清川江的表現的確是得到了海漢人的認可。而通過這段時間的行動,許裕拙也意識到清軍雖然陸戰了得,但遇水就是立馬變弱雞,只要是在江面上活動,福建水師就不用擔心清軍能給己方制造太大的麻煩。

相較於水面部隊,負責防御陸上防線的獨立團和海軍陸戰隊的壓力則要相應大得多。在聯軍艦隊從北方回來之前,獨立團便已經開始在防線上操練各種戰術,以期在交戰中發揮出全部的戰斗力。而剛剛隨艦隊一起回到大同江基地的陸戰隊也是上岸之後便立刻行軍去了防御陣地,他們需要盡快熟悉自己所負責的防區——基地東西兩邊的河岸。

雖說基地三面環水的地形對於構建防線十分有利,但陸軍對臨時構築的防御工事依然還有許多不甚滿意的地方,只能通過增強兵力部署來彌補防御工事的短板。好在數千民工的日夜趕工之下,整體工程還是堪堪趕在了清軍到來之前竣工了。

清軍占領安州之後,又多花了一天時間休整部隊,然後才啟程繼續南下。清軍接下來的目標非常明確,便是位於安州以南百余里的平壤城。

平壤城在這個時代是朝鮮北部平安道的首府,也是朝鮮西海岸附近的重鎮,不過1627年丁卯胡亂期間,平壤城曾被當時的後金軍攻占,大量民眾被擄走為奴,城市也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這幾年雖然對城防進行了修復,又給予了當地諸多特殊政策以恢復社會生產,但依然沒有能恢復到戰爭之前的水平。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座城市在1636年的丙子胡亂中還會再次被清軍攻占。不過這個時空中由於海漢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發展進程,清軍攻入朝鮮的時間推遲了一年多,而且向南推進的速度也大受影響,用了兩個月時間才推進到平壤附近。

平壤城就座落在大同江岸,分為江南江北兩個部分,但朝鮮軍對於守城沒有多少信心,而海漢軍也不打算將陸軍部隊調到平壤協防,所以海漢干脆就建議朝鮮放棄江北城區的防御,直接退防南岸據江而守。而朝鮮方面在了解了海漢的作戰計劃之後,也就順水推舟同意了這樣的方案,將北岸的人員物資全部遷到了南岸,只剩了一個空盪盪的城區留給清軍。

清軍先鋒營的騎兵部隊在從安州出發當地便趕到了平壤城外,但好戰的清軍並沒有被空城計給唬住,派出小股部隊到城牆附近試探了一番,見城頭上沒有任何反應,便果斷分出百余人下馬,用抓鉤拋上城頭然後攀爬上去。很快清軍便確定了城中沒有守軍,准確的說,朝鮮人已經放棄了這座城,城內已經是空無一人,並沒有留下什么有價值的東西給清軍。

先鋒營的將官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有點傻眼,自進入朝鮮以來,對手戰力雖然不強,但也沒有如此這般直接放棄一座城池的做法。特別是前幾天攻打安州城,清軍還真是費了些手腳才將當地拿下,這平壤城比安州城的防御工事更為牢靠,守軍竟然選擇了不戰而退,實在是讓人感到意外的做法。

皇太極收到前線傳回的消息也沒能理解朝鮮守軍此舉的真實意圖何在,唯一合理的解釋,似乎便是海漢人取消軍援之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讓一敗再敗的朝鮮軍主動讓出了半座平壤城。至於守軍會退守何處,這倒是顯而易見,橫亘在清軍面前的大同江,看樣子也不是一兩天內就能夠通過的天塹。

先鋒營並未就地組織一波強渡,因為北岸附近根本看不到任何船只,所有的水面交通工具都早就被當局清理干凈弄去去南岸了。清軍想要快速渡江,那大概就只能到城里去拆門板來做木筏了。不過在發現了江對岸有影影綽綽的帆影之後,先鋒營的將官果斷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戰術。有了前兩次在江面上與敵軍艦隊遭遇的交戰經歷,清軍很清楚這種時候強行渡江就只能是白白送死而已。

一天之後,清軍的主力部隊陸續抵達了平壤城,他們在途中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武裝抵抗。准確地說,在安州到平壤這一百多里地,清軍甚至都沒有見到任何一個活人。朝鮮在這片地區非常堅決地執行了堅壁清野戰術,這樣的做法讓許多清軍將領都感到了一絲絲的涼意。

在十年前那次入侵朝鮮的戰事中,當時的後金軍也是以勢如破竹之勢就攻至平壤城下,但那次守軍可沒有直接棄城,而是守了足足四天三夜才宣告失守。而這次留給朝鮮人部署防御手段的時間明顯要比十年前多得多,但對方卻果斷地選擇了棄城,這事怎么看怎么都透著古怪。

皇太極抵達漢城之後也沒有立刻展開渡江行動,而是先部署騎兵沿江岸向上下游進行偵察,尋找合適的渡江地點,然後召集了手下的文武官員召開會議商量對策。

陸上作戰,清軍可以說不怵海漢軍之外的任何對手,哪怕是同樣批量裝備火槍的葡萄牙軍,也曾在遼東與清軍對峙時不大不小地吃了些虧。但如果戰場轉移到水面上,江河湖海任何一種環境當中,清軍的裝備劣勢立刻就會被無限放大,在對手的武裝艦隊面前毫無對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