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現實問題(1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087 字 2020-06-06

關於《崛起南海》這一套讀物,自然本來就不是什么嚴謹的史書傳記,海漢官方組織撰寫這套名義上的編年史,真正的目的還是要為自家制造出合理正當的原由,讓海漢歷年來的一系列對外擴張行為能變得有理有據。這不僅是用來向本國國民灌輸愛國思想的讀本,同時也有以文化輸出的名義在大明和其他國家占領輿論陣地的目的。

像李溰這樣的外國年輕人,雖然政治地位較高,但其能與外界接觸的渠道也相對比較單一。游益漢認為對方了解海漢的主要途徑無非兩條,一是通過各種非正常渠道傳入朝鮮的碎片化信息,由其自行拼湊出海漢的形象;二就是在與海漢官方有正式接觸之後,由官方所提供的詳細信息,南海書坊出售的這套讀物便是屬於後者。

相較於李溰過去在景福宮中所能得到的那一點點關於海漢的信息,《崛起南海》是由文教部門組織了一大幫筆桿子精心編寫的內容,編者中甚至還有曾在大明擔任地方高官的人物,其信息量和可信度都要遠勝那些毫無根據的傳聞。對於李溰這樣並不了解海漢根底的外國人來說,很容易就會被書中所提供的那些聞所未聞的內幕所吸引。

比如早年海漢吞並瓊北地區的作戰行動,在書中就被冠以「為了解救陷於匪患的民眾」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客觀並不存在的海盜武裝成為了海漢軍打擊的對象,而明軍在其中只扮演了一個被海盜武裝攻陷城池、驅趕離島的可憐配角。這樣的劇本當然並不客觀,但大明方面對於當初瓊州島的陷落過程一直羞於提起,畢竟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而海漢則是站在了勝利者的角度,對這段歷史作了新的詮釋,把自己打扮成了救世主的形象。

當年海南島上的風雲變幻,海漢是如何從偏居一隅的武裝團伙變成了割據一方的強權勢力,其實還是有很多知情人仍然在世。但有能力站出來質疑海漢的說法,並向公眾告知事實真相的人,卻真的是少之又少,要么是人微言輕說了也沒人會信,要么早就已經拿夠了海漢的好處,主動把這段歷史封印在自己腦子里不會再提起。

讀者能從這套讀物中接收到的信息,都已經經過了海漢有關部門的甄別和篩選,直白的說就是海漢官方想讓讀者了解的內容才會出現在書中。李溰對這套書感興趣,游益漢正是求之不得,他要能靜下心把這套書給全部看完,就算沒有被完全洗腦,起碼也會對海漢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正如游益漢所想的那樣,李溰此時已經沉浸在了這本書所構建出的世界中。這漂洋過海來到海南島的幾百海漢人如何在荒山野嶺落腳,並在南海開辟出了一番新天地,對他這個近期一直在與海漢高官接觸的人來說無疑具有十分特別的吸引力。

李溰很難憑空想象出海漢人剛登陸三亞時當地的荒蕪場景,但按照書中所寫,當時的三亞地區僅僅只有幾個漁村,離最近的縣城都有百里之遙,說是一窮二白也不為過。但僅僅十年之後,這個地方已經變成了海漢國的都城,其繁華程度據說號稱南海第一。李溰認為這期間所發生的變化,應該便是在這本書的記載當中了。不過他感覺剛開始翻正文,游益漢便派人來接自己去吃午飯了。

「算了,稍後再來慢慢研究。」李溰知道這飯局不宜推辭,而且他也確實有問題想請教游益漢,當下只能先將放下了。

「游大人,這套書既然是被稱作貴國的編年史,那在下是否能從中找到貴國在短短十年間就迅速崛起的答案?」

稍後在城區某家酒樓的雅間中,游益漢聽到李溰的問題不禁啞然失笑:「世子提的問題可真的太大了,我國如何在十年內崛起,這真不是一時半會能說明白的事,那套書里其實也不會有什么標准答案。但世子既然已經考慮到這個層面的問題,我相信看完那套書之後,世子會從中有所感悟。」

李溰聽到這個回答稍稍有些挫折感,他其實很想聽到游益漢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答復,哪怕是暗示也好,這樣他就能投入精力去研究這套書籍。但游益漢的答案顯然沒有給這個問題下定論,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對方仍然鼓勵自己去看完這套書,那或許說明這套書的確具備了研究的價值,只是未必有自己期待的那么高罷了。

但他旋即又想,如果海漢人將自己治國理政的經驗全都寫進書里,還公開對外國發售,以海漢人的精明程度應該不會這么干,的確是自己鑽進牛角尖了。好在游益漢的回答提醒了自己,才沒有繼續沿著這個錯誤的思路走下去。

游益漢倒是沒料到李溰的思路這么偏,他的回答也只是不帶立場的就事論事而已。海漢可從來沒打算向別國傳授治國理政的秘訣,甚至連推廣政治制度也不在執委會的計劃之中——真正先進的東西,不管是技術還是制度,海漢絕對不會讓其流傳出去。

類似李溰這種對海漢方方面面都很感興趣的外國年輕貴族,對海漢來說並不新鮮,比如安南小王爺鄭柞便是代表人物之一。但即便是鄭柞年年都往海漢跑,去三亞就像回自己家一樣,執委會也從未向他推銷本國的這套政體制度。這些附庸在海漢周圍的國家保持傳統的君主制就好,海漢也並不希望他們的社會制度和政體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而朝鮮的情況與當初的安南也有某些相似之處,都必須在軍事方面依靠海漢的支持才能穩定住國內局勢,同時也都懷著想要效仿海漢壯大國力的願望,派出了年輕的權位繼承人到海漢學習先進的治國經驗。當然了,不管是鄭柞還是李溰,他們能從海漢學到的東西,也僅僅都是海漢針對其國情和兩國關系設計的有利於自身的一些施政措施,而並非海漢真正用在自己身上的治國手段。

畢竟海漢的這套政治制度太過於特殊,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而海漢很多相應的治國措施也都是據此來進行制定,其他國家一時半會也學不了。

執委會具體想將朝鮮往哪個方向上帶,身在海外的游益漢也並不是太清楚勝利堡那邊的打算,不過他知道只要按照以往的經驗來接待李溰,當不會有什么大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