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4章(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1067 字 2022-07-17

朱子安看了看桌上的那一摞卷宗,隨手取了最上邊的一本。

翻開卷宗,掃了兩眼,內容是記載了兩人的對談,還特別注明了這番對談的一些細節。

對談時間是兩天前,地點是城東翰林街的一間茶館。參與者只有兩人,一個是特別聯絡處的員工,名為畢興生,與他對話的人名叫曹崑,身份是湖州府的一名糧長。

糧長這個身份並不多見,不過朱子安對此倒是略知一二。所謂糧長,是明洪武年間為了解決民間征收、解運田糧的人力需求,特別任命的一種職位。一般是以納糧萬石左右的地方劃為一區,然後指派當地一名大戶充當糧長,負責征解田糧。後來連什么催辦糧差、檢舉逃稅、申報災歉之類的工作也全都交給了糧長。

這糧長雖然只是半官方性質的職位,但因為職權頗大,而且還能世代相傳,所以早期在民間也是一個競相追逐的香饃饃。大戶只要拿下這個差事,便可憑借職權欺壓鄉民,中飽私囊,借機發財者不在少數。

不過到了明朝中期,朝廷將征糧的規矩做了改動,一區之地任命多名糧長,削減權限,而且不再允許世襲。這樣一來,當糧長的收益可就沒那么多了,大戶自然就沒了動力,於是便將這種職位強行轉給那些無權無勢的貧戶,自己在背後操控。有好處全都歸自己,出了事就讓別人扛。

到了明朝後期,內憂外患不斷,朝廷加征的遼餉、練餉、剿餉,讓民間承擔的賦役越來越重。即便很多沒有遭受戰亂的地區,稅戶也會因為承擔不起需要繳納賦稅而選擇逃亡。如此一來,糧長的職位更是成了苦差事,因為完不成征解任務而被抓去坐牢,或是選擇拋家棄產去逃難的糧長也為數不少。

待到崇禎執政的時候,很多地方的征糧工作已經是一塌糊塗,糧長這個職位更是成了背鍋的象征。當初朱子安還在德王府的時候,便時常聽說某府某縣因為征糧不力,抓了幾個糧長頂罪。但這種處理方式根本無濟於事,沒法改變大明當時所處的窘境。

朱子安曾認為江浙乃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這征收糧賦的工作應該不會像天災人禍不斷的北方那么艱難,但看了這份檔案之後,卻發現南方其實也沒好到哪里去,征糧的過程同樣十分艱難。

那名糧長曹崑表示,自己的轄區內雖然糧食收成還算不錯,但同樣也難以完整征糧任務。原因也很簡單,朝廷對江浙已經失去了掌控,大戶不願再向朝廷繳納糧賦,要嘛將糧食屯集起來等待形勢變化,要嘛干脆偷偷賣給為海漢效力的糧商。

大戶不帶頭,小戶自然也不會願意跟官府合作。至於糧長,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個背黑鍋的差事,誰還會給他面子?在海漢接管江浙之前那段時間,曹崑能完成征糧任務的十分之一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但這還並非曹崑在征糧過程中遇到的唯一困難,畢竟他的職責除了征糧之外,還有解運這一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