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6章(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1062 字 2022-08-07

白克思笑道:「據我了解,光是揚州鹽商,在東海大區認購的專項債券就超過百萬元了,那邊願意掏錢的商人是真的多。他們的想法就是,石迪文是接下來就要進執委會的大官,這在大明相當於是要高升朝廷內閣了,現在多做些人情,日後必然有用得上的時候。」

寧崎點頭道:「你這樣一說,倒是更合情合理了。」

海漢沒有皇帝,能夠進入執委會就意味著站在了權力金字塔的頂部,而石迪文晉升執委會的消息已經傳了很久,差的便是遷都這樣一個有分量的契機了。

對於江浙地區的民間資本和各路權貴來說,只要維護好與石迪文的關系,今後就能「直達天聽」,得到來自執委會的庇護和幫助,那么現在提前進行投資,大概就是很多聰明人會作出的選擇了。

陶東來沉吟道:「不過這樣一來,各方的利益訴求肯定也會比較復雜,要看石迪文能不能處理妥當了。」

白克思道:「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石迪文在當地擁有很高的威信,不然也沒那么多人願意拿真金白銀出來支持他。當然這些支持肯定也都有交換條件,如果最近兩年東海大區的各個部門開始大量招入有背景的當地人,我們也不要覺得意外。」

其實執委會這幾人除了官方來源的信息之外,同時也還有可靠的私人信源。陶弘方、寧子敬、白樂童等人去年便奔赴杭州,在當地掛職考察。要說實地走訪的深度和廣度,恐怕還在白克思之上,而他們也陸續寄回多封書信,對東海大區的實際情況做了比較詳盡的報告。

在這些年輕人眼中,東海大區正處於突飛猛進的發展之中。他們在當地見到了工業文明帶給農業社會的各種沖擊,切身感受到了社會的變革與發展,並且對東海大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

而來自他們的報告,自然要比東海大區官方提交給執委會的報告更具可信度。這些年輕人一致認為石迪文在當地多年執政的確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完全有資格成為執委會的一員。

至於遷都計劃,幾個年輕人在去之前都對其可行性有所懷疑,但現在全都成了遷都計劃的擁躉。他們認為杭州及其附近地區的環境,的確更符合海漢接管大明地盤之後的執政需求,將京城遷到杭州,在現階段看來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

既然大明設立了北京、南京兩個京城,海漢當然也可以效仿,讓三亞繼續作為今後治理南海地區的區域行政中心。

由於遷都計劃所涉及的工程太多,白克思不得不在此用了大量的時間,講解這些工程的具體進展。目前這些工程的最大困難並非資金,而是缺乏足夠的工程技術人員,施工機械,以及一些當地無法自產的特殊建材,如鋪設鐵路所需的鋼軌等等。

這些人員和物資,在當今的海漢都仍屬於稀缺資源,只能有賴於執委會出面調動。白克思建議執委會優先照顧東海大區的專項工程,以便能推進遷都行動盡早完成。